-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讲述
7.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的重大发现,下列有关水的说
法正确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 B.水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C.冰与可燃冰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 D.氟气与水的反应中,水作氧化剂
8. 青蒿酸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可以由香草醛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蒿酸分子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香草醛分子最多有16个原子共面
C.两种物质分别和H2反应,最多消耗H2 4mol和3mol
D.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都可以鉴别香草醛和青蒿酸
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NaOH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B.1 L0. 05mol?L-1 CH3 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5NA
C.标准状况下,44.8 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D.反应:ClO3—+5Cl—+6H+=3Cl2+3H2O中,每生成1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CO2通入BaCl2稀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是BaCO3
B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溶液变蓝色
氧化性:Fe3+>I2
C
向包裹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中吹入CO2气体
脱脂棉发生燃烧
Na2O2与CO2的反应
是吸热反应
D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
产生黑色沉淀
H2S属于强酸
11.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且Z比
W多11个电子;X、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5,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X B.单质的熔点:XW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1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
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液的体积:10V乙≤V甲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若分别与5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铜时,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向氨水中不断通入CO2,随着CO2的增加,不断增大
C.3C(s)+ CaO(s)=CaC2(s)+ 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D.合成氨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26.(15分)苄叉二氯(,沸点206℃)是合成苯甲醛的中间体,实验室合成苄叉二氯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⑵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⑶仪器X的名称为 ,冷凝水从 (填“a”或“b”)口进入;装置C中甲苯与C12反应生成苄叉二氯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最后蒸馏收集204~208℃的馏分,蒸馏时用的冷凝管可选用下图中的 (填字母)。
⑸若实验前甲苯的质量为46 g,最后苄叉二氯的质量也是46 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
⑹设计实验证明溶液m中含有ClO—: 。
27.(14分)磷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以废铁屑等为原料合成磷酸亚铁锂的前驱体的制备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H2O2的电子式为 ;Na2HPO4的电离方程式为 。
⑵废铁屑要用热的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
⑶为了加快铁屑的溶解速率,除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⑷沉铁时,溶液中的Fe3+与HPO42-反应生成FePO4?2H2O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⑸FePO4与Li2CO3及C在高温条件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