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研真题(社会学).docVIP

南京大学考研真题(社会学).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考研真题(社会学)

南京大学2000年-200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真题答案 一、社会学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数字代表出题的次数) 社会(2): “白领阶层” 社会结构 模式变项 功能替代 去·1后工业社会 社会资本 社会吸引(3):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 有机团结(2) 10、区隔分化: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提出的一种社会分化类型,卢曼认为,区隔分化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的次系统。简单的原始社会是区隔分化的典型。 11、结构限制 12、失范(3):迪尔凯姆引进“失范”概念是描述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互相矛盾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认为失范是社会系统不平衡的产物,失范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在被社会认可的目标与人们通过被社会认可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这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失范就是指个体或群体因为自身或群体的原因实质上或被定义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 13、差序格局(2):这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用以描述中国人群体行为人人际关系模式的概念。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已”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 而“已”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一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差序格局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14、社会控制 15、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3分) 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2分) 16、突生性质 17、敏感化概念 18、参照群体(2):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能够提供规范性指导的比较框架的群体,参照群体既可以是个体所在的群体,也可以是外群体。 19、隐性功能:是默顿分析功能的维度之一,与“显性功能”一起用来说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与客观社会后果之间的关系。默顿指出,隐性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没有被预料、没有被认可的。 20、索引性表达(2):相对于科学世界中的客观性表达,世俗生活中的表达依赖情境并以未经申明但能够被共同理解的资料或知识作为背景,这种表达称索引性表达。生活世界中任何一项表达或行动都必须依赖其他表达或行动才能被理解,这种无尽的索引追寻使得表达和行动很难得到终极性的说明。 21、合法化危机 22、理想类型(2):为了简化研究程序,增进学科理性,研究者往往从研究对象中抽离出共同特征经过建构加工形成一种概念工具。这种概念工具就是理想类型;它既是理念的,又是理想的。理想类型的概念是由社会学家韦伯最先阐述的。 23、社会流动 24、情境定义: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情境定义就是给自己面对的情景下定义,作解释。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25、再社会化 26、货币哲学 27、符号暴力 28、日常生活方法论 29、中层理论:“中层理论”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中首先提出的。是介于抽象的综合理论同具体的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功能论,而且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本身不是经验研究,但强调经验分析,并为经验研究提供了一套功能分析概念。 30、生活方式 31、剩余物: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反复使用的最基本概念,指的是人类也是社会生活中基本的、相对持久的恒量因素,是一种积淀或者说是心理积淀。(衍生物:是人类用来掩饰情感或赋予一些本没有理性的主张或行为以理性的外表的辩解性知识体系,通常情况下它们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各种理论。) 32、陌生人:又称作外来人、异乡人或局外人。指的是那些并没有完全融入其所属的那个社会或文化体系当中。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距离”。 33、理性化 34、生活世界 35、范式:是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甚至行为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学家提出的有关人性和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集合,它们建立在有关人性和社会秩序的共同或相近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因此同一范式中的不同理论对人类行为或社会结构的理解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36、感召权威:韦伯在探讨权威的合法性问题时,认为权威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理想类型:感召权威、传统权威、法理权威。感召权威是建立在某种特殊的人格品质基础上的权威,也称克里斯玛权威,在这里,克里斯玛是一种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它能够激发特定的大众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