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再反思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再反思
摘要:《资本论》的价值理论体系是生产力价值论,不是“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阶级斗争的态势和工人阶级主要任务的要求,《资本论》提出了生产力价值论但未能全面展开,并使作为叙述出发点的劳动价值论及由此引出的剩余价值论过分突现;在第3卷向生产力价值论靠近时,又出现了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都源于劳动的“劳动价值一源论”,并由此导出计划经济模式。这是《资本论》的一个理论失误。我们应当继承且与时俱进地推进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产力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典型表现形式———“劳动价值一源论”,应予以扬弃。
关键词:资本论;计划经济;中共十六大;劳动价值论 ??? 在近些年关于劳动价值论(以下简称“劳价论”)的讨论中,笔者与国内学界主流见解持相异的观点: ??? (一)认定市场经济中价值之源只限于劳动的“劳价论一元论”是片面化误解[1]。 ??? (二)基于唯物史观的马恩价值理论,实际是“生产力价值论”。而《资本论》第1卷中的劳价论及其推出的剩余价值理论,在逻辑上,是对生产力价值论做了两大限定之后的“支论”,带有抽象的性质[2]。 ??? (三)把马恩生产力价值论误读为“劳价论一元论”的始作俑者,是考茨基。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回顾价值理论,必须重新审视上世纪的“反修”斗争。列宁当年支持考茨基,用“劳价论一元论”批判“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在价值理论上是一个失误[3]。 ??? (四)“劳价论一元论”实质上是只以平等人权为最高判据的价值理论。它未顾及使用价值增扩和社会生产力(率)提升的决定性,只注目平等的人际关系,与当前我国“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取向也背道而驰[4]。 ??? (五)《资本论》发表百余年来,围绕第1卷、第3卷是否存在矛盾,国外出现了争论。从形式逻辑看,硬说第1卷与第3卷不存在矛盾,显然不符合事实;但另一方面,因这一内在矛盾的存在,便完全否定马恩的价值理论体系,也是错误的。作为抗衡只讲效率不讲平等的一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至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未可全否[1]。 ??? (六)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稿,提出并重“价值法则”?(即劳价论)和“供求关系”的见解,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新实践的基础上即将扬弃“劳价论一元论”的百年误读,向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回归并发展之[5]。 ??? 本文将侧重于讨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个关键失误之处,即《资本论》第3卷的“劳动价值一源论”只能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之所以称之为“一源论”,乃是因为它主要表现为关于(交换)价值之源和使用价值之源皆是劳动的思路。中共十六大报告,不仅再无劳价论字样,而且以一系列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实践的新论断,继承和大大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价值论[6]。因此,笔者认为再不必讳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失误了。 ?? 《资本论》第3卷在逼近生产力价值论时的失误 ??? 如前所述,《资本论》对价值理论的表述,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展开的。如果说,其第2卷的再生产理论已经说明,对社会生产和价值的考虑,不能像第1卷那样只注目于单个商品,而要从社会总商品流通的层面,同时思考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方面,那么,其第3卷表述的价值规律,则大大不同于第1卷的劳价论,它明确地兼容了效用价值与劳动价值两个方面。对此,马克思指出: ??? 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但是,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末,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但这不过是已经在单个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同一规律,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前提。……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7]。 ??? 《资本论》第3卷的这段论述,一方面的确是在向生产力价值论靠拢,因为它不仅说明注目“总产品”的价值问题时,不能只讲其交换价值,尤其要顾及其使用价值,进而还从特定角度认定使用价值“有决定意义”,这已比较明显地逼近生产力价值论了;但另一方面,又显露出要以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以劳动时间作为使用价值优化配置唯一衡量尺度的思路。马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