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3讲辛亥革命》讲述.ppt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3讲辛亥革命》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3讲辛亥革命》讲述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考点二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一系列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一系列武装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成立 湖北军政府,各省响应; 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成立 湖北军政府,各省响应;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 京——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成立 湖北军政府,各省响应;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 京——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 被推翻。 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成立 湖北军政府,各省响应;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 京——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 被推翻。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规定国民的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规定国民的权利 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 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规定国民的权利 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 阁制 直接目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规定国民的权利 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 阁制 直接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局限性: ⑴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 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 承认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局限性: ⑵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 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 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 土地和财产。 课堂练习 1.(2014·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1917年”,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 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排除D项。 日记反映的是某事件的局限性,故排除C项。 答案 B 课堂练习 2.(2013·广东高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课堂练习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革命”“剪掉辫子”“独立”等词语来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歌谣。据此可知,“鞑子”指满洲贵族,这一称呼体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大汉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当时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 课堂练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 反帝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流,故D项也排除。 答案 B 3.(2013·天津高考)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 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课堂练习 解析 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关心中国社会出路,并希望了解世界,从世界的变化中寻找中国的出路。《临时约法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