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晋文化研讨·
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
张志忠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4)
摘 要:大同古城自秦汉建立城邑,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
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始终未发生大的变动。现存的明代府城和北面的操场城,大部分城垣
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挤靠叠压的现象,较晚的墙体依次倾斜靠压在较早的墙体上,从早期到晚期为自内
而外的方向排列,真实显示出大同古城从秦汉县邑、北魏京师、辽金陪都、隋唐军镇到明清重镇的历史变迁。
一
关键词:大同;古代城址;变迁
中图分类号:K1 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0-2987(2008)02—0028—08
大同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建城历史悠久,
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城
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古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
南郊,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城市的名称屡有
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
所损益,但其位置却未发生大的变动,这在我国城建
史上是不多见的。
大同属于古今重叠型的城市,早期城址遗迹大
多被晚期城址和现代城市叠压或打破,给考古工作
带来了很多困难.。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水
野清一就对北魏平城作过考察和研究【l】。文化大革命
后,进一步的城市考古工作逐渐展开,历史时期地方
城址的调查就是从大同城开始的翻。80年代以来,
省、市文物部门和当地学者作了许多调查、考证和研
究工作④。2004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与市博物
馆联合组成平城考古队②,全面启动北魏平城遗址的
调查和发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
调查发掘资料人手,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搞清大
同古城从秦汉至明清时期分布范围及其演变规律。
一、秦汉时期的县邑
秦汉时期的平城是雁门郡所辖的县城,属并州
刺史部。“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匈奴攻韩王信马
邑,信因与谋反太原??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
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
後罢去。”【3哒是大同立邑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由
于著名的“白登之战”,平城闻名天下。西汉中后期,
在此设置了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驻有边兵,抗击匈
奴,平城成为北边长城内的军事重镇。
汉代以来,平城的名称屡变,但其附近白登山的
位置是始终不变的。因此,平城的位置可依据与白登
山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来判断。白登山(今称马铺
山)位于大同城东北4公里处,主峰海拔1305.5米,
周围环绕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汉书·匈奴传》云冒
顿围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也。服虔日:“白登,台
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日:“平城旁之高地,若丘陵
也。”《正义》引李穆叔《赵记》云:“平城东七里有
土山,高百馀尺,方十馀里。”《山西通志·山川》大
同县条记:“小白登山在县东七里,高一里,盘踞三
收稿日期:2007-08-10
作者简介:张志忠(1965一),男,山西大同人,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北魏文物考古。
①《北朝研究》创刊于80年代末,相继收录了张畅耕的水经注平城如浑水疏证》;张增光的《平城遗址辩》,《平城营造始末》;高平的《试探
北魏平城》;殷宪的《如浑水考辩》等,有力地推动了平城遗址的研究。
②北魏平城遗址考古2004年8月正式启动,平城考古队由考古所和博物馆的业务人员组成,刘俊喜担任队长。
·28·
万方数据
张志忠: 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
十五里。”1984年4月,市博物馆在大同城东东王庄
西北发现的北魏元淑墓【4】,北距马铺山9.75公里,志
文中“葬于白登之阳”的记载,为白登山的确切位置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墓葬材料和众多的史料无可辩
驳地指明了白登山即今马铺山,印证了秦汉平城县
遗址在今御河西岸,距马铺山西南七里的操场城及
其周围一带。’
操场城位于明代大同府城北部,亦称“北关”或
“北小城”,东西城垣保存尚好。通过对旧城墙进行
反复细致的踏勘,发现在操场城的东、西、北三面墙
体中,存在着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叠压的现
象,较晚的墙体依次倾斜靠压在较早墙体上,从早期
到晚期为自内而外的方向排列。结合大同市城区地
下原始地貌、汉代的文化层堆积、附近汉代墓葬分布
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汉平城县遗址分布范
围集中在大同明府城以北的操场城及其以南的明府
城北墙间一带嘲。2003年初,操场城一处基建工地发
现一块带铭文的瓦当,当面以双线界为四区,饰4朵
卷云纹,内圈设弦纹一周,中央作阳文隶书“平城”,
字体清晰秀丽[80卷云纹是汉代瓦当中较为典型的
装饰纹样,标设宫殿、衙署等文字的瓦当同样是汉代
的杰作。因此,判断该瓦当系汉代遗物,从文字看,应
是汉代平城县衙署建筑上的遗物,它的发现为断定
操场城即汉平城县遗址提供了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