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原理论述.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太网交换原理 本文力求阐明以太网交换原理,并对相关知识作以介绍。 1 以太网交换机相关概念 1.1 传统的电话交换技术 交换概念始于电话交换。传统电话网由传输电路与电话交换机组成,处于网络节点的交 换机完成对传输链路的选路与连接。一次长途通话往往要经过发端局、转接局(汇接局)和 收端局才能完成。在通话前,电话交换机根据信令将分段的传输链路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 条从主叫到被叫的通话电路,通话结束后根据信令拆除这条通路,这种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 换方式。电路交换的优点是延时小,实时性好;缺点是通话期间主、被叫间的物理电路被该 次呼叫所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1.2 传统的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通信对实时性要求不高,故数据通信存在多种交换方式,最早的数据通信是利用已 有的电话网加调制解调器完成,这种数据交换方式仍是电路交换方式。现在常见的数据交换 方式有数据报方式和分组方式。 数据报(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网络节点设备先将途经的数据报完全接收并 储存,然后根据数据报所附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传输链路将该数据报发送出去。报 文交换不像电路交换,无需预先为通信双方建立一条专用的电路,因此就不存在建立和拆除 电路的过程。由于数据报的传送采用接力方式,任何时刻数据报只占用节点间的一条链路, 因而提高了传输效率,但这也造成了报文交换的延时非常大,故主要用在电报交换中。 分组交换和数据报交换一样。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但不像数据报交换是以整个数据 报为单位进行传输,而是将用户要发送的数据报分割为定长的一个个数据分组(包),并附 上目的地址(或标记),按顺序送分组交换网发送,分组交换可以采用两种不同方式来处理 这些分组。 (1)报文传输分组交换 报文传输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相似,只是将每一分组都当成一个小报文来独立处理,故 报文传输分组交换中每个分组均带有目的地址。网络节点设备对每个分组都要根据网络拓扑 和链路负荷情况进行路由选择,因链路负荷是动态的,故一个数据报所包含的各分组,可能 通过不同途径到达目的地,分组到达终端的顺序也有可能被打乱,这时要求目的节点或终端 负责将分组重新排序、组装为报文。 (2)虚(逻辑)电路传输分组交换 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要求在发送某一群分组前,建立一条双方终端间的虚电路。一旦虚 电路建立后,属同一数据报的所有分组均沿这条虚电路传输,通信结束后拆除该虚电路。通 过拨号建立的虚电路称为交换型虚电路(SVC);固定连接的虚电路则称为永久型虚电路 (PVC)。 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类似电路交换,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通过节点交换机将一段段虚链 路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收发终端间的虚电路。虚电路的“虚”字意味着只有传送分组时才占有物 理电路,不传时则让给别的用户使用。这样在一条物理电路上用统计复用方式可同时建立若 干条虚电路,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十分相似,都需要在通信前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物理电路或虚电 路,结束通信后拆除这条电路,这种交换方式称为面向连接的交换方式。面向连接的交换方 式往往需要在相关连的一群分组头上附加一个标记,节点设备根据该标记进行交换接续。 在报文交换与报文传输分组交换中,交换途经的每个节点需要根据数据报或分组的目的地址 重新寻找最佳路由,通信双方在端对端之间并不存在物理或逻辑上的连接。因此也常将报文 交换和报文传输分组交换称为面向非连接的交换方式。为了与面向连接的节点交换设备相区 别,一般将面向无连接的节点设备称为路由器。 1.3 基于 OSI 参考模型的分层交换机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SI 的下四层 (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为通信层。通信层可根据层间通信协议进行计算机子 网间的连接。从交换就是选路与连接的概念引出了 1~4 层交换的新概念。 (1)一层、二层交换机 OSI 参考模型的第一层为物理层。该层建立在通信物理媒体上,故能够提供物理连接的 交换机应为一层交换机,传统的电路交换属一层交换范畴。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为链路层。第二层的链路是建立在第一层物理电路基础上的逻辑 链路,故按照链路层通信协议提供逻辑(虚)电路连接的交换机为二层交换机。建立在物理 (MAC)地址基础上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属第二层交换范畴。二层交换机包括 X.25、帧中 继、以太网、ATM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