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化工》第11章-第十一章农药.ppt

《精细化学品化工》第11章-第十一章农药.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细化学品化工》第11章-第十一章农药.ppt

第十一章 农药 ;第一节 概 述;20世纪40年代,化学农药出现之前,农药是以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为主,随着社会发展,化学农药占了主要地位,并出现了生物农药和农用抗菌素以及生物化学农药。 现今的农业生产 已离不开农药的使用,它已成为植物免受病、虫、草害的有效保护手段之一。有人估计,如果没有农药,全世界因病、虫、草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可达50%左右。使用了农药可挽回损失约15%。;农业有害生物;农业、农业有害生物与农药;; 收获前的产量损失: 据FAO估计约占世界农业产量的1/3: 虫害 14%;病害 10%;草害 11%。 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大于发达国家 收获后的(估计)损失: 粮食: 10~15%; 水果、蔬菜更大些。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复杂的斗争 保护对象多:种植的作物多; 防治对象多:每种作物都有多种病、虫、草害; 保护与防治对象均为生物:防治方法要有选择性 永无休止的斗争 农业有害生物的个体小、繁殖力强、适应能力强、 易发生变异。 ;* 农药是动态发展的,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和环境的要求,人们不断地利用科学技术的 新成就,创制新品种取代老品种; * 创新是农药发展的动力源泉; * 现代农药在环境相容性方面已有了长足发展,目前还没有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的有力依据; * 环境相容性好的绿色化学农药是现代农药发展的主流; * 必须善待农药,用其利、抑起其弊!;农药发展的历程;农业-农药-环境;有机农药时期;现代有机农药时期;现代有机农药的特征 ;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多样化;农药的负面影响;;农药: 全球减少30-35%作物损失,挽回3000亿 美元/年。;传统农药:土地、资源、食品严重污染;2010底全世界生物农药平均仅为8%,中国为5% 1992巴西里约世界环发大会预言生物农药上世纪末替代化学农药(占使用面积60%);多学科集成:化学、生物、环境毒理学、农学、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杀生 -? 调控 低效 -?超高效 高毒高残留 -? 无公害;农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农药功过的争议;创制新农药的有利条件;二、农药的类型 ;内吸剂,被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吸收或被体内传导分布于各部位,当昆虫吸食这种植物的汁液时,将药剂吸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 引诱剂药剂,能使昆虫诱集于一处,以便捕杀或用杀虫剂毒杀。 趋避剂,将昆虫趋避开来,使作物或被保护对象免受其害。 拒食剂,昆虫受药剂作用后拒绝摄食,饥饿而死。 不育剂,在药剂作用下,昆虫失去生育能力,从而降低虫口密度。 ;按用途分类;农药常规的施用方法有 喷粉法、 喷雾法、 毒饵法、 种子处理法、 土壤处理法、 熏蒸法、熏烟法、烟雾法、 施粒法、 飞机施药法等;第一节 杀 虫 剂 杀虫剂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和内吸性杀虫剂等四类。 按杀虫剂的结构分类,主要有氯代烃类、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 ;一、氯代烃类杀虫剂 这类杀虫剂主要是以苯或环戊二烯为原料合成的系列多氯化合物,也有其它原料合成的多氯代烃。从40年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杀虫剂曾大量、广泛地被应用于作物保护和灭除害虫。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有滴滴涕和六六六 ; (DDT) (六六六) (丙体六六六) ; 若仅从应用的角度考虑,氯代烃杀虫剂具有价廉、持效久的好处。但后来发现其中许多品种的残留污染严重和有慢性毒性。许多有机氯杀虫剂都很难降解。由于残留污染的原因,70年代开始,各国陆续禁止这些品种的生产和使用。残留污染小、现仍在使用的氯代烃类杀虫剂已为数不多,如硫丹、毒杀芬(毒杀芬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由177种以上的C10多氯衍生物组成)等。 ;二、磷酸酯类杀虫剂 ;1.磷酸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 磷酸酯类杀虫剂由于都含有可以水解的C-O-P键,因此稳定性差,特别是在碱性中更不稳定,所以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磷酸酯类杀虫剂除个别品种外,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可溶于有机溶剂及油脂中,因而增加其与昆虫体内脂肪组织的亲和力,助长了杀虫力。此类物质的蒸汽压一般较低,不易于挥发。;2.磷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磷酸酯类杀虫剂兼具触杀、胃毒、熏蒸三种作用方式,并且对植物组织多少有些局部浸透作用,还有若干品种具内吸杀虫作用,因此比其它类型药剂使用方便。; 药剂侵入昆虫体内引起中毒的过程大致为: 经口腔侵入时,最初集中在昆虫的前肠,而后分散入血液中,遍布到全身。经皮肤及气孔侵入时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