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厥阴病本证.ppt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一、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二、厥阴病寒证 (一)当归四逆汤证 (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三、厥阴病热证 * 伤 寒 脏厥 脉微 厥、肤冷 躁无暂安时 阳气衰竭,阴寒极盛 补治疗:温复其阳——四逆加人参汤 蛔厥 吐蛔——蛔虫扰动,胃气上逆 心烦、腹痛、呕吐——蛔虫扰动,气机阻滞 脉微、肢冷——蛔虫扰动,气血受阻 呈发作性——蛔虫内伏,时动时静 病机:上热下寒,蛔虫扰动 治疗:乌梅丸——寒温并用,安蛔止痛 主治:寒热错杂证、蛔厥证、久利 (一)乌梅丸证(蛔厥、上热下寒证) 案例录像 脏厥 表现 脉微而厥,肤冷(重) 躁无暂安时 病机:阳衰阴盛,真阳将绝 预后:差 蛔厥 表现 发则心烦、腹痛、呕、厥(轻) 烦而不躁,时烦时静,时发时止 有吐蛔病史 病机:上热下寒,蛔虫内伏 预后:尚好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359:寒热相拒致呕利的证治 伤寒 原发病:伤寒本自寒下——虚寒下利,复感外邪 误治:医复吐下之——脾胃更伤,邪热内陷 病机:寒格——上热下寒,相互格拒 证候 更逆吐下——下寒格拒上热,吐逆更甚; 下寒益甚,则下利愈剧 食入即吐——膈上热则食入即吐,胃中 寒则不纳谷物 治疗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清上温下,辛 开苦降,补泻兼施 (三)麻黄升麻汤证 357:伤寒误治,上热下寒、痰热壅肺的证治 伤 寒 病程:六七日,邪尚在表 误治:大下后,正虚邪陷,上热下寒,痰热壅肺 脉证 寸脉沉而迟 下部脉不至 手足厥逆——痰热阻肺,阳郁不达 咽喉不利 唾脓血 泄利不止——脾虚气陷 治疗;为难治——正虚邪实,寒热错杂,难于治疗 用方:麻黄升麻汤,宣肺化痰,清热养阴,兼温脾阳 邪陷于里,痰热郁滞,阳郁不升 痰热熏蒸,肉腐络伤 戴某某,男,46岁,马来西亚商人。 99年7月23日初诊:患者诉胸热咳嗽,肢麻足冷,尿浊三年余。其太太系中医学院学生,曾先后取方“麻杏甘石 汤”、“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不效,且诸症逐渐加重,体弱至不能驾车和正常工作。刻诊:双下肢麻痹发凉,膝关节酸软,腰部抽痛,胸部觉干燥疼痛,口干咳嗽,痰中带血,胃纳可,小便起泡,沉淀后有白膜,大便完谷不化,日三、四行。 查:舌淡暗苔薄体胖,脉弦,面白身瘦体弱。虑其病久,证情复杂,辨证:上热(肺胃)、下寒(脾肾)夹瘀,与麻黄升麻汤。疏方:白术12克、茯苓15克、干姜12克、炙甘草6克、知母12克、生石膏30克(先煎)、玉竹15克、黄芩12克、升麻12克、天冬12克、丹参15克、北芪30克、当归10克、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二剂后,其太太满面喜悦,代诉:足麻痹减轻,大便转佳,小便泡沫减少。继进三剂。 7月28日二诊:诉胸中已不觉热,稍干燥,咳血消失,但仍有黄稠痰。双下肢麻痹继续减轻,有温暖感。大便正常,小便转佳,稍有腥味。查舌淡苔白,脉沉。继守原方五剂。 8月3日,患者特驱车前往致谢送行,诸症大减,精神大振。嘱以六味地黄汤加减调理善后。 按语: 该病例为本人在马来西亚讲学期间临床带教时所遇。正值上午授完《伤寒论》厥阴病篇,下午所见与经文描述不谋而合:“….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见习同学一片惊叹! 究其病机:患者久婚未育,思虑有余,肝火内郁;加之多耗肾精,脾肾不足;至久则肝火上冲,木火刑金,炼蕴痰热,损伤血络,而成斯证。其太太不识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之机,或单用清化,或独与温补,清热伤阳,补虚碍实,故诸症不减,反见加重。正如尤在泾所言:“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仲景日“难治”,理在其中矣。疏原方,清上温中,健脾益气,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活血排脓;佐用北芪、丹参意在加强益气活血;扶正祛邪,温阳清热,各行其道;俾肝木得疏,脾气得升,肺气清灵,肾精得滋,故能获效。 6、血虚寒厥 351、352:血虚寒凝致厥的辨治 患 者 主证 手足厥寒——血虚寒凝,四肢失于温煦 脉细欲绝——血虚寒凝,血脉运行受阻 兼证 内有久寒——胃素寒,有积饮停痰 伴腹中冷痛,呕吐清涎 病机:血虚寒凝(经脉) 治疗: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复脉 兼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 姜汤——温散久寒,涤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清融城中学体育组卢丽晞.ppt
- 科学探究的本真追求.doc
- 程图0.1资金运动、会计沙盘模型与静态会计三要素模拟0.2.ppt
- 第11届浙江省初中生科学竞赛复赛试题.doc
-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doc
- 第3讲免疫球蛋白.ppt
- 第一二三章心理咨询与治疗2.ppt-心理咨询与治疗.ppt
- 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感冒.ppt
- 第一节β-二羰基化合物第二节有机合成.ppt
- 第一阶段基础回顾.doc
- 2024年中国钽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不锈钢清洗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分类垃圾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水气电磁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绿藻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数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福建厦门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卷.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数学单元提优测试卷公式法(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