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轮复习必修一第1、二单元测试.doc

历史第1轮复习必修一第1、二单元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70分) 1、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于两位学者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根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2、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诸侯王王位的是 A.诸侯王之妻所生的儿子(20岁),是诸侯王的第三子 B.诸侯王之妻所生的儿子(14岁),是诸侯王的第四子 C.诸侯王之妾甲所生的儿子(25岁),是诸侯王的长子 D.诸侯王之妾乙所生的儿子(22岁),是诸侯王的次子 3、《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4、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天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5、“(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 …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观点属同一思想派别的是 A.“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兼相爱,交相利”,“以自苦为极”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6、战国时期流传着一则可能是虚构的故事: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席间请孔子吃桃,边上还有一盘去桃子毛的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左右都笑话他,孔子却说“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该故事体现的这种战国社会风气追溯其早期历史渊源应该是 A.商王:越在外服,越在内服 B.周公: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C.武王: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D.孝公: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 7、《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8、王国维认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代没有实行分封制 B.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商王由贵族推举产生 D.商人地位低贱不能适用宗法制 9、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士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 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10、古代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木来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 常常不能对皇帝直接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突出特征是 A.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11、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 12、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