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自然、社会、经济 2.1 土地资源自然要素分析 2.1.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1、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小于418 kJ/cm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hr表示)。由于作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反映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1200-3400h。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高 (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不同变化着,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 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 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 (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对工农业均有影响。 (4)光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 a)太阳每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总辐射能(按左大康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R太阳总辐射能(kcal/cm2/year); Q直接辐射能(kcal/cm2/year);q间接辐射能(kcal/cm2/year) a=0.248;b=0.752; a+b=1; n太阳实际照射的时数; N太阳辐射总时数。 (5)光合有效辐射能(Qq) :即能够直接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波段的能量,主要在0.38-0.71nm之间,大致相当于蓝绿-黄红波段。光合有效辐射能占总辐射能的5%。由光热能指标大约可以推算出植物生产量(公斤/亩)。 YT潜能积累量(产量)(公斤/公顷) T 温度系数(当t≤0℃时, T=0;当0℃≤t 30℃时,T =t /30;当t ≥30℃时,T =1) f光能利用率(一般按3%计,高的按5%计,极限按10%计)。 Qq光合有效辐射能(kcal/cm2/a)(约为总辐射能的5% ); 2、热量资源 气候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气候带:寒带、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 、热带(边缘热带 中热带 赤道热带) 衡量热量的指标 (1)温度:≥0℃温度:一般代表了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如冬小麦。 ≥5℃、 ≥10℃、 ≥15℃ (2)积温:农业常用≥10℃积温。一般代表了喜温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如玉米、棉花。二者的积温数分别代表现两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我国平均为1600-9000 ℃。 (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3、降水 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1)降水量的空间及时间变化 ①空间变化 400mm等降水线:以北、西——我国主要牧区;以南、东——我国主要农区 800mm等雨量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②时间变化 A、一年内变化: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北方一般冬春无降水;南方年降水变化率较小(10-15%),北方20-30%。 B、由于降水时间变化,往往形成水旱等灾害 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为0.3亿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在其它类型中,旱灾占62%,涝灾占24%。 (2)湿润系数K 干湿程度K值干湿程度K值过湿1.5--2.3半干旱0.7--0.5湿润1.2--1.5干旱0.5--0.3润(正常)1.0极干旱0.2--0.1 (3)干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