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比较—厦门.docVIP

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比较—厦门.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8 高 等 教 育 学 刊 ACADEMIC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2004/2 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比较 徐 辉 季诚钧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室,浙江 杭州 310000) 提要:本文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与设置、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进行了相互比较分析,并阐述了大陆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作者认为,大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尚处于表面阶段,只是注重文理交叉等学科知识层面,没有深入到人格养成、情感陶冶等层面;大陆通识课程设置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大陆通识课程的教学与管理也有等改进,以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达到通识之功效。 关键词:大陆 香港 台湾 高等学校 通识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通识教育始于美国的高等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和西方传教士把英美的高等教育引进到香港和台湾地区,同时也把通识教育的观念与做法移植了过来。大陆通识教育尽管在历史上较港台地区早,但新中国成立后,仿效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的传统未能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两岸三地关于通识教育的交流与研讨较多,香港、台湾地区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可丰富与拓展大陆对此问题的认识,为大陆通识课程设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通识教育理念的比较 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通识课程得以实施,通识课程是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因而,对通识课程进行比较,首先可以从通识教育理念入手,不同的通识教育理念会导致不同的通识课程目标与设置。 通识教育的英文为General Education,以前大陆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应的术语,在大陆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等名称。“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所体现与强调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和内容与港台的“通识教育”尽管有着差异,但基本相通。 通识教育的兴起??于匡正职业化、专门化高等教育的弊端,祛除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危害,弥合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分离。通识教育的源头——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就是以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为其主要特征的。在台湾,高等教育界并没有对通识教育的明确界定。台湾“大学教育改革促进委员会”所著《台湾高等教育白皮书》中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乃在于透过适当之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对人、社会与自然的诸现象有一通盘、初步之知识上的认识,以助于形塑有追求真善美之理想的能力和意愿,也有助于培养自我反省能力之独立人格,同时,更重要的是,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认。”[1]各个大学则依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对通识的理解,在通识教育理念上又有所不同。比如,台湾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从统整、创意、沟通、关怀、责任、环境、公民素养七个方面培养学生七种能力,即触类旁通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协调合作的能力、关怀的能力、敬业态度与负责能力、对自然与社会环境关怀的能力、对公共事物参与的能力。台湾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之意义与生命之价值,使其身心健全发展,并共为生活美好未来尽一份个人应尽的责任,培养学生清晰有效之思考与表达能力,提供学生宽阔之知识视野,进而增进其对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之综合性了解,增进学生对非专业领域之认知。台湾中正大学将通识教育定位在三个方面:即建立对于人、社会与白然各种层面的基础认识,熟悉其他学术领域所关切的议题、解决的方法与思维角度以及其具体的研究成果,培养发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成熟的思考与批判能力。东吴大学通识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处世能力这四种做人的基本能力。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济人济物”之博雅人才,仗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人文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同时能够体认并尊重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差异,养成随时吸取新知的习惯,以迎接未来的挑战。[2]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平衡的心智,健全的识野和开朗的理性,继而涵养人性感情,发扬人间道义。[3] 学者们也有各自心目中的通识教育。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认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说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4]因此,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促成人的自我解放。香港中文大学张灿辉教授则强调通识教育是要补救分科专业教育所产生的问题,他说:“大学并非只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