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PAGE 7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卷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
40°
30°
110°
乙
甲
图1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1~2题。
1.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2.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3.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4~5题
年份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4.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
①近海赤潮灾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7.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右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读右图,回答9~10题。
9.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D.土壤盐碱化
10.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示地区原始林地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
A.森林大火或病虫害 B.过度开垦
C.环境的自然演变 D.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1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据报道,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13~14题。
13.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冲刷 ③流水化学溶蚀 ④气候干旱 ⑤毁林开荒
A.①③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14.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③系列开发优势资源 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15~16题。
15.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
16.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甲与乙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