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任务 步入仪器分析殿堂
学习目标
1.会绘制仪器分析实验室平面图
2.会安全使用实验室的水电
3.能正确使用洗眼器和紧急冲淋装置
4.会整理仪器分析实验室
5.能说出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6.能说出实验室“7s”管理
建议课时
6课时
工作情境描述
什么是仪器分析?为什么我学了化学分析还要学仪器分析?
工作流程与活动
1、绘制实验室平面图
2、使用实验室基础设备
3、使用洗眼器及冲淋装置
4、整理一个实验室
5、工作总结与评价
学习活动1 绘制仪器分析实验室平面图
学习过程
1. 走进仪器分析实验室
通过观察某一间仪器分析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结构布局,记录以下信息:实验室的长度和宽度、层高、实验台的尺寸及位置、仪器的名称及摆放位置等,填至表1-2中。
2. 绘制平面图
根据以上信息,绘制上述实验室的平面图。
引导问题:
1、什么是仪器分析法?它与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化学分析法有何关系
2、仪器分析有哪些分类?
学习活动2 使用仪器分析实验室基础设备
学习过程
1.使用配电盒
熟悉配电盒的位置(如图1-1所示),确认配电盒内每个开关所控用电器的名称,如果开关较多可以标记。实验完全结束离开实验室前需确认配电盒的开关全部关闭。
图1-1 配电盒
2.使用通风橱
使用的时候人站或坐于柜前,将尽量放低,手通过门下伸进柜内进行实验。由通过开启的门向内抽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害气体不会大量溢出。
引导问题
1、实验室通风厨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习活动3 练习使用洗眼器及紧急冲淋装置
学习目标:
能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列举所需材料清单
学习地点:设备现场
学习课时:10学时
学习过程:
1. 练习使用洗眼器。
2. 练习使用冲淋装置。
知识链接:
1. 洗眼器及紧急
(1)洗眼器
洗眼器是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液体等)喷溅到工作人员身体、脸、眼时,用于紧急情况下,暂时减缓有害物对身体的进一步侵害,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需要遵从医生的指导,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意外。
(2)紧急
“紧急冲淋装置适用于事故抢险、迅速清洗附着在人体上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使用大量的水快速喷淋、冲洗,达到应急处理,从而减轻受伤害程度。
学习活动4 整理仪器分析实验室
学习过程:
1.整理某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2.整理玻璃仪器及药品试剂等。
3.整理好所有的仪器后,整理实验室台面,清洁地面。
知识链接
7s管理
7S管理是基于日本5S管理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6S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个安全,7S多了一个节约。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办法。因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是日语外来词,在罗马文拼写中,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称之为5S。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一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人又添加了“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等内容,分别称为6S、7S、8S。
1S(整理)
定义: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不要用的清除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2S(整顿)
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
3S(清扫)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工作场所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S(素养)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养成工作讲究认真的习惯。
6S(安全 )
A.管理上制定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
B.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及时举报消除。
C.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
D.签订安全责任书。
目的:预知危险,防患未然。
7S(节约)
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空间、时间、库存、物料消耗等因素。
目的: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