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石钟山记
20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的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解决文言基础知识问题
(一)正音(略)
(二)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通暮。例:莫夜月明。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焉:①兼词,相当于“于之”。例:微波如焉。②用在句末,语气助词。例:如乐作焉。③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三)明确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
1、微风鼓浪 (名→动)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动→使动)
3、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名→动)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状)
5、大石侧立千尺 (名→状)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名→状)
(四)掌握相关文言句式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3、此世所以不传也一、导入课文、明确教学目标:
中国古语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美国爱默生也有一句名言:“人,全都是为‘发现’而航行的探索者。”大家看一下,苏轼是不是具有“疑”这种精神?他是不是一位为“发现”而航行的探索者?苏轼正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一位古人。这节课我们要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感受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
(一)、初步了解苏轼的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文中表现苏轼不迷信前人的句子有哪些?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余固笑而不信也。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叹李渤之陋也。
2、郦道元、李渤认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各是什么?
郦元之看法: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之看法: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止响腾,余韵徐歇。
3、凡事要有根据,苏轼怀疑这两个人的说法,根据是什么?
怀疑郦道元之说的根据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怀疑李渤之说的根据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既然对前人的解释存疑,作为一个学者苏轼是怎么做的?
去解开疑问。
5、苏轼是如何解疑的?
夜探石钟山,实地去考察。
6、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认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彭湃而为此也。
(二)、把握文章的主旨。
1、苏轼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由来的探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反问句。加强主旨。
它强调了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苏轼主张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对前人的说法有疑问,就要亲自去考察、去探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苏轼是如何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
三、选点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