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 理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苏子75g 半夏75g 厚朴30g 前胡 30g 肉桂45g 当归45g 甘草60g 生姜2片 大枣1个 苏叶2g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上实下虚喘咳证 上 实 (痰涎壅肺) 下 虚 (肾阳不足) 肺失肃降-咳喘短气,痰多 痰阻气滞-胸膈满闷,苔白滑 肾不纳气-呼多吸少 水湿内停-水溢肌肤-浮肿 失于温养-腰疼脚弱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祛痰止咳 降气平喘 苏子 半夏 厚朴 前胡 肉桂 当归 生姜 苏叶 大枣 甘草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助君药降气祛痰平喘 温补下元,纳气平喘 降逆止咳,养血补肝 散寒宣肺 调和诸药 君 臣 佐 使 方 解 ?配伍特点 1、上下兼顾,标本同治,治上治标为主。 2、气血津液同治。 3、润燥相济。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 临床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燥,以降气祛痰为主,对于肺肾阴虚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使用。 ?临床应用与加减变化 1、痰多喘甚 加泻肺平喘药、葶苈子、桑白皮 2、喘不能平卧或动则气短难续 加纳气平喘药:胡桃肉、沉香、诃子 3、肾阳虚明显 加温肾助阳药:附子、补骨脂 4、水肿、小便不利 加利尿药 旋复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 旋复花9g 代赭石6g 生姜15g 半夏9g 人参6g 炙甘草9g 大枣4枚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胃气虚弱 脾不运湿,湿聚为痰-痰阻气滞-心下痞硬 胃气上逆-噫气(嗳气),呕吐,呃逆 苔白滑,脉弦虚 胃气上逆 胃虚痰阻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益气和胃 降逆化痰 旋复花 代赭石 生姜 半夏 人参 大枣 甘草 下气消痰,降逆止噫 重镇降逆 祛痰散结,降逆止呕 益脾胃,补气虚 君 臣 佐 使 佐 方 解 ?生姜与半夏相配,是化痰散饮,和胃降逆的常用配伍结构。 ?生姜在本方中用量独重,其用意有三: ?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 ?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 ?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 配伍结构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 临床以心下痞鞕,喛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1)和胃降逆 ?胃气虚 挟痰:本方 兼热:+竹茹-橘皮竹茹汤 偏寒:+丁香、柿蒂或合理中丸 兼阴虚:+山药、石斛、麦冬 可减代赭石 减 人参 大枣 痰湿甚,苔厚腻:合平胃散 挟食积,嗳气臭腐:+消食药 兼肝郁,胁痛:合四逆散 兼热,吞酸吐苦:合左金丸 (2)眩晕:+天麻,白术。 ?胃不虚 ?临床应用与加减变化 理气剂 概说 代表方剂 概说 一、定义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二、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行气剂--肝气郁结、脾胃气滞 --越鞠丸、瓜蒌薤白白酒汤 降气剂--胃气上逆、肺气上逆 --苏子降气汤 三、使用注意 理气剂多属芳香辛燥之品,易伤津耗气,应适可而止,慎勿过剂,尤其对年老体弱者或阴虚火旺者以及孕妇等,均当慎用。 越鞠丸 来源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解 配伍要点 证治要点 注意事项 现代研究 来源 《丹溪心法》 组成 香附 川芎 苍术 各等分(各6g) 神曲 栀子 用法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g。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郁证。胸膈痞闷,脘腹 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方解 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君) 川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臣) 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 臣佐 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 配伍要点 治郁者必先理气,气行则郁行,气阻则郁结。故治宜行气解郁为主。 痰郁多由脾湿所生,亦与气、火、食有关,气机流畅,诸郁得解,则痰郁亦随之而消,故方中并无专治痰郁之药。 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证治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而有六郁见症者,可加减使用之。 方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