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调研卷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调研卷选编

2016届高考语文调研卷 语文L 湖南师大附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为理性。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教堂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随着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的的建筑美出现了。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虚实”“借景”等技巧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根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的建筑都延续着具有实践理性精神的美学风格。 B.独尊儒术以来,由于观念的彻底改变,入世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C.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始终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 D.作者认为,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入世实用特征及整体有机布局上。 1.D(A.扩大范围,“秦汉、唐宋、明清建筑基本延续着且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B.“观念的彻底改变”错误,原文为”“独尊儒术以来,在世俗的观念和礼仪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以进一步发展。”C.原文为“随着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的的建筑美出现了。”) 2.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形土木建筑是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从《诗经》中有关描写来看,这种建筑在先秦时已具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B.中国建筑主要是供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高耸入云,给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而有神人同在的倾向。 C.相比阴冷石头,木质暖和,故中国古典建筑中楼台亭阁多以木建筑为主,人们徜徉其中,能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D.中国建筑结构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2. A(B.张冠李戴,所给的“高耸入云,给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的特点,不是宫殿建筑的,而是宗教建筑的。C.误加因果,在楼台亭阁的游历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是由“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这一特点带来的,与“木质暖和”不构成因果关系。D.不合文意,中国建筑风格固然严肃方正,但仍“形成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3. 根据原文,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此,秦始皇大修阿房宫,其布局应该是宏大华美的。 B.作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居住中心,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还用于祭拜神灵,其实践理性精神影响到后来的宫殿建筑。 C.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理性意识构成了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由此可知,人们置身于教堂,有可能产生恐惧感。 D.园林建筑通过“虚实”“借景”等方式,使建筑之美与自然山水之美沟汇,这反映自由的审美理念已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3.D(推论武断,“自由的审美理念已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有误,过于绝对。从原文得知,这种园林建筑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 曾参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参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①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