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常考的文言虚词集释中考常考的文言虚词集释
中考常考的文言虚词集释
? 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设题考查(含与实词混合考查),二是放在翻译题中进行考查(命题人虽然没有对虚词提出任何要求,但考生必须翻译好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虚词,否则就不可能得满分)。笔者现将各地中考经常考查的10个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作一集释,它们分别是:之、以、而、于、乃、其、若、者、然、则。
之
?? ? 1.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等。如: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 (2)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们)”“自己”?等。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 (3)作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这样的”等。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 2.作结构助词(1)作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译时可删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译时可删去。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4)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3.作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之后,起凑足字数、调整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译时可删去。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 4.动词 作谓语,译为“去”“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编者注:此处作实词)
以
? ?? 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身份等,可译为“用”“拿”“凭”“凭借”“按照”“根据”等。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同”“跟”“和”等。如: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而又”“以及”等,或删去。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而”,或删去。如: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为了”等。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因而”“所以”“以致”等。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作副词“以”作副词时通“已”,可译为“已经”。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而??? 1.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又” “而又”“以及”,或删去。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表示顺承关系,可译 为“就”“便”“才”“接着”“然后”等,或删去。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等。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可是”“但是”“然而”等。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可译为“地”“着”等,或删去。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2.作代词“而”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你们的”等。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于??? 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等,可译为“在”“至”“到”“到达”“从”“由”“至……时”“在……方面”等。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范围等,可译为“对”“对于”“跟”“同”“与”“向”“给”“替”“为”“在……中”等。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比……更(还)”等。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等。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5)表示被动关系(有时同“见”“受”等合用,构成“见……于”“受……于”等格式),可译为“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17期目录抢鲜看《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17期目录抢鲜看.doc
- 试卷评讲课的模式探究试卷评讲课的模式探究.doc
- 试卷还原7第二届全国财税知识网络答题竞赛带答案.100分试卷还原7第二届全国财税知识网络答题竞赛带答案.100分.doc
- 试探王步青花艺术的特色试探王步青花艺术的特色.doc
-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doc
- 《经济法》重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湖南农大《经济法》重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湖南农大.doc
- 试析中学生阅读的培养试析中学生阅读的培养.doc
- 试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与发展对策试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与发展对策.doc
- 《网上创业》课程复习题2《网上创业》课程复习题2.doc
- 试析网络环境下信息通信类课程体系优化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试析网络环境下信息通信类课程体系优化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