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严肃点儿,我们为什么要挖鼻屎?
严肃点儿,我们为什么要挖鼻屎?
内容导读
在正式的医学术语里,挖鼻屎的行为被称为rhinotillexomania(这是一个由疯狂、向外、拉、癖好等词根组成的单词,网络翻译为强制性挖鼻孔综合症)。对于此现象,第一个有记录的系统性研究可以追溯到1995年,由两名分别叫汤姆逊和杰弗森的美国研究者记录的。他们通过邮件给1000名威斯康辛州Dane镇的成年居民发送了调查问卷。其中254份问卷被寄回,居然有91%的居民在回复中坦诚自己挖鼻屎,还有仅1.2%的人承认自己至少一个时就要挖一次。关于他们对自己鼻孔采掘癖的这两项数据反映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谦虚还是狂妄)。除此之外让研究者吃惊的是,还有两个人回复他们因为挖鼻屎挖的太频繁,把鼻中隔都挖通了,而鼻中隔是一层将鼻孔分为左右鼻孔薄薄的组织。
虽然这项研究不够完美,只返回了约1/4的调查问卷,而且爱挖鼻屎的人更倾向于完成问卷并寄回。但是调查不顾文化禁区,并强调了挖鼻的可能性,使得它被广为流传。
五年以前,在印度班加罗尔的精神健康与神经学国家科学院的Chittaranjan Andrade博士和BS Srihari博士决定要更深层的审视挖鼻屎行为。他们推理后得出最习惯的行为在青少年中出现较成年人更为普遍,因此对年轻人口的调查比对年长人口的调查意义更大,从而得出挖鼻屎的普遍度。在了解了威斯康辛州的研究可能受到潜在的偏向回复影响,他们在学校教室里分发调查问卷,在这里他们取得有代表性的数据可能性更高。他们把精力集中在班加罗尔的四所学校,一所学校招收低社会阶层家庭的孩童,两所更倾向于中产阶级家庭孩童,最后一所招收高收入家庭的孩童。
Andrade 和 Srihari从200个青少年收集了数据。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自己挖鼻屎,平均一天四次。我们知道这不是关键。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数据模型。只有7.6%的学生回复他们的手指每天要伸进鼻孔20次,而将近20%的学生认为他们有“严重的挖鼻屎问题”。他们中绝大多数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挠痒痒或是为了清理鼻腔污物,但有24个人,也就是12%,承认他们挖鼻屎是因为这么做很舒服。
用的还不只是手指呢。数据中有13个学生说他们用镊子挖,还有9个用铅笔。另9个人(啊,9个!)承认他们吃掉了挖矿行动中获得的宝藏。吔……好吃。
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班级数据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挖鼻屎是所有人真正团结一致的行为。但是,它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更倾向于这么干,而女孩更喜欢把它视为一种像咬指甲和拔头发一样的坏习惯。
挖鼻屎不仅是有害行为,正如Andrade和Srihari在医学论文里评论的,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挖鼻屎还可以导致(或者相关)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病例里,外科医生不能完全完成治疗,因为病人不能停止挖鼻屎导致手术区域愈合受阻,鼻中隔持续开孔。还有个53岁的老妇因为慢性挖鼻不仅导致了她的鼻中隔穿孔,她还一口气挖进了鼻窦。
另外一个未经证实的29岁的男性同时得了trichotillomania(拔毛)和rhinotillexomania(挖鼻屎)。这逼着他的主治医生创造了一个新学术名词:rhinotrichotillomania。他的行为包括强迫性的拔鼻毛,当他的鼻毛拔干净了,他的鼻子就很容易感染。为了治疗感染,他开始接受副作用是会把他鼻子染成紫色的治疗方案。让他惊讶的是紫色聚集在露出的鼻毛上,这让他如释重负。相较于顶着一个紫色鼻子呆在家里,带着能让人看见的紫色鼻毛对他来说要舒服得多。继续使用药物治疗他的医生把他的强迫症描述为一种躯体变形障碍,这是一种常被认为是“强迫症系列的疾病”。
我们绝大多数都知道偶尔几次并小心翼翼地挖挖鼻屎应该不是什么病理变化。有趣的是不管是咬指甲还是拔头发,都被好好地了解并被视为一种强迫症,但rhinotillexomania却没有。
但这并不意味着挖鼻屎就是绝对安全的。在一项2006年的研究中,一组荷兰研究员发现挖鼻屎可以导致细菌四处传播。他们发现在在耳鼻喉门诊中,挖鼻人的鼻子里相较于不挖鼻的人更容易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健康的志愿者中,他们发现了一些相似的信息:他们自己报告的挖鼻频率,与他们的鼻腔培养中出现肮脏微生物几率和鼻腔培养中金葡菌出现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挖鼻屎有这么多风险,还可能会导致其他人反胃,为什么我们还是要挖鼻屎?这可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正如Tom Stafford在最近关于咬指甲的论文中提到的,这可能是我们受“清洁行为”驱使下的一系列简单弥补措施,而且事实上我们也总是很容易摸到自己的鼻子,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挖它“是因为它就在那”。
或许挖鼻屎也只是懒惰的证据。毕竟当你想要挖一挖的时候,手指永远不会不够用。手指可比一包纸巾好用多了(用于挖鼻屎永远用不完)。
很高兴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