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学习”在《财政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合作性学习”在《财政税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doc

“合作性学习”在《财政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合作性学习”在《财政税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作性学习”在《财政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合作性学习”在《财政税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合作性学习”在《财政税收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魏 俊◆作者简介:魏俊(1968-),男,四川达州人,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财政税收法学。 (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 烟台 264005) [摘要] 作为一种有效的、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合作性学习”已经在世界很多国家被广泛采用,但在我国课堂教学特别是高等教育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财政税收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学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强实践性和理论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财政税收法》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在《财政税收法》课程课堂教学中推行“合作性学习”也是改革的一种初步尝试。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财政税收法;教学改革 “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美国、以色列、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尼日利亚等国“合作性学习”已经成为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在我国,“合作性学习”模式在我国中小学和高职课程教学中正在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而在一些高校本科教育的许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积极探索的成果。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医基础》等课程方面均有应用的案例。2008年4月17日浙江省在浙江万里学院召开了全省高校“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现场会,会上交流了该学院《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财务管理》、《市场研究》、《计算机网络》、《民法学3》五门课程“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现场教学情况。实践证明,合作性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在拓宽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素养等多个方面,均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财政税收法》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财税法专门人才素质与潜能的培养。本文拟对“合作性学习”在高校《财政税收法》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看???和认识。 一、“合作学习”型模式概述 合作,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一种主张,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技能,逐渐被理解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准则,一种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种21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或共同学习,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斯莱文(Slavin)将“合作性学习”定义为: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罗伯特·E·斯莱文著,王红宇译:《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六种理论观点》载《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01期。 戴维森(Davisen ,N.)定义合作学习七要点是: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励气氛;个人责任感;混合编组;直接传授合作技巧;有组织的相互依赖。约翰逊兄弟(W·Johnson T·Johnson)的著述中,把合作学习称为共同学习(Learning Together),并提出共同学习的五要素:正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个人责任感;面对面交互活动(face — to — face interaction);教授合作技巧(collaborative skills);检查小组交互活动。由于“合作性学习”强调在所有形式的小组学习中有三个核心概念,即集体受奖、个人责任感及成功机会均等,因此,我国学者王坦将“合作学习”进一步表述为“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王坦著:《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版,第25页。 这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合作学习定义。它较为全面的涵盖了合作学习中小组构建、目标达成、奖励原则等要素,同时又强调合作学习的系统性及合作性学习中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 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或团体内一种任务定向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集众人之力,解决个体困难,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借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合作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求在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和谐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平等亲和的师生关系为纽带”。理论和实践证明,“合作性学习”不仅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度,培养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