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文化》教学设计《味文化》教学设计.doc

《体味文化》教学设计《味文化》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味文化》教学设计《味文化》教学设计

必修3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 冯琳 ? 【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③《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 ? 【计划学时】1课时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感受文化存在的普遍性及多样性;通过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对比分析,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认识,体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身边的文化现象,培养准确表达看法的能力;通过对比文化现象的差别,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综合归纳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现象的观察,引发学生对文化及其影响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感受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特征;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和主动性。 【学习目标】 1.1-1 文化现象的多样性; 1.1-2 文化的内涵; 1.1-3 文化的性质与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教学方式及媒体】 ?? ?教学方式:遵循生活逻辑,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现象。 ??? 媒体运用:投影片(PPT)。 【教材知识结构】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文化”,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你能列举出一些跟它有关的词汇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究竟什么是“文化”。列举与“文化”有关的词汇。通过设问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正题。1.感悟文化环节一:看春运,说文化 在我们的印象中,“文化”包含着非常宏大的内容,可事实上,文化现象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每年一度的“春运”就是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 “春运”被戏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每年这段时间,将近20亿人次的人口流动,规模达到世界人口1/3。大家想过为什么会有“春运”呢? 除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春运”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密切相关。“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化与亲和力最典型的表现。正如搜狐网专题《过年回家,拦不住的温暖需求》所言:见PPT-3。而这恰恰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刻影响。 环节二:晒年俗,议文化 提问:过春节,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PPT-4“晒一晒”) 可补充:“逛厂甸”(PPT-5)。 北京厂甸以琉璃厂文化街闻名遐迩。过年时厂甸是特定的市场,除展销文物、书画、字帖、金石、珠宝、玉器等工艺品外,各种京味风味小吃,像年糕、元宵、爱窝窝、茶汤、灌肠、豆腐脑儿、炒肝等,非常丰富。最有厂甸特点的是三尺多长的大糖葫芦,几乎成了逛厂甸的标志。 ?  在人类的遗传中,自然遗传固然重要,文化遗传更为重要。年俗就好比“文化DNA”,代代相传。 提问:通过分享年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 ? (1) 回忆联想“春运”场景,分享生活体验。 ? ? ? (2)学生思考回答“春运”的原因。 ? ? ? ? ? ? ? ? ? ? (3)回答问题: ?????? 今年春节你在哪儿过的年? ?????? 你家过春节的年俗有哪些? ?????? 你印象最深的年俗是什么? ? ? ? ? ? ? ? ? ? ? (4)学生回答: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文化各具特色。通过对“春运”现象的观察和对春节年俗的分析,让学生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体验文化的影响、感受文化的特点。2.文化的内涵环节三:溯源头,问文化 观察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品尝不同文化生活的韵味,我们更想了解这些特色和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提问:文化是如何形成的?(PPT-6)教师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类的文化和个人的文化修养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 提问: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就紧紧围绕着“文化”这个词,谁知道它的来源呢? 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看人们对“文化”的理解(PPT-7)。 提问:请大家分析这些说法中的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提升观点:可见,无论中西,“文化”一词都具有与自然相对应的含义,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环节四:察现象,析文化 出示三组有关“文化”的词汇,请大家分析其中的差异(PPT-8)。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意指“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指精神文明);文化底蕴(意指知识水平或受教育程度)。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层次来讨论文化,共同归纳(PPT-9): ①大文化:相对于自然界而言人的所有创造物; ②中文化:指精神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产品; ③小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提问: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 教师指导如何下定义:关键是抓住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时明确:我们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