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UPS产品处李焕一 2011年6月;目 录;GB50174可靠性、可用性要求;TIA942可靠性、可用性要求;(1)系统可靠性问题;
单路径故障点多、设备可靠性差、维护难度大。
(2)系统电流谐波干扰问题;
电网和系统本身形成干扰、增加滤波设备、
降低输入功率因数和能源利用率、对地线系统提出苛刻要求等。
(3)系统成本和能源消耗问题;
系统复杂性提高了购置成本和运行成本、电流谐波的存在增加了滤波
设备、输入功率因数的低下降低了系统设备容量利用率。
(4)系统标准化问题;
系统复杂为标准化带来困难,系统设计建造停留在手工业阶段。
(5)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变更问题;
以计划容量一次性投入、难以变更和扩展,缩短了生命周期。
(6)系统使用维护难度问题。
要求较高的维护水平,多供应商和非标准化使故障修复困难。;供电系统选择方法;N 系统定义:
与关键负载规划容量相等的单台UPS 模块或一组并联 UPS 模块构成的系统;
N 配置是关键负载供电的最低要求;
为了系统维护,需要外部维护旁路,
优点:
设计概念简单,硬件配置成本低廉;
由于 UPS 工作在设计满负荷条件下,因而其效率最高;
具备高于市电的可用性;
可进行并机扩展增容(并联多个额定值相同的 UPS 模块)。
缺点:
可用性有限,因为如果 UPS 模块出现故障,负载将转换到旁路供电,从而
处于无保护电源下;
UPS、电池或下游设备维护期间,负载处于无保护电源下(持续 2-4 小时);
缺乏冗余,限制了在 UPS 发生故障时对负载的保护能力;
存在多个单故障点,这意味着系统的可靠性由其最薄弱的环节决定。;定义:输出直接并机,“备用的”容量至少等于一个系统模块的容量;
要求采用同一制造商生产的相同容量的 UPS 模块。
优点:
可用性要高于“N”配置;
可根据需求的增长进行扩展。硬件布置不仅设计概念简单,而且成本低廉;
缺点:
并联模块必须采用相同的设计、相同的制造商、相同的额定值以及相同的技术与配置;
UPS 系统的上游与下游仍存在单故障点;
在 UPS、电池或下游设备维护期间,负载处于无保护电源下
由于各个 UPS 设备的利用率均低于额定用量,因此运营效率较低;
所并各台需要一个逻辑控制总线,因而存在单路经故障点;
并机台数增多时,需要外部静态开关和并机控制柜,
系统仍需要一个公共的外部维修旁路。;定义:双总线系统、多路并联总线、双输入、2(N+1)、2N+2、[(N+1) + (N+1)] 以及 2N 等都指的是该配置的变体。
其基本设计概念,是允许每一个电气设备都可以在无需将负载转换到市电的
条件下出现故障或手动关闭。
优点:
两条独立的供电线路,无单路径故障点,容错性极强;
该配置为从电力入口到关键负载的所有线路提供了全方位的冗余;
在 2(N+1) 设计中,即使在同步维护过程中,也仍存在 UPS 冗余;
无需将负载转换到旁路模式,即可同步维护;
更容易使各 UPS 系统均分负载,并了解哪些系统为哪些负载供电。
在设计中无需再面对 STS 设备及其复杂的故障模式,从而使系统可用性得到
了显著提高。
缺点:
冗余组件数量多,成本高;
由于未达到满负荷工作状态,UPS 效率低下;
一般的建筑物不太适合采用可用性极高的双总线系统,因为这种系统需要
对冗余组件进行分开放置(实现更高级???的隔离)。;传统的双总线方案图;传统双总线方案中的问题;全隔离双总线方案;全隔离双总线方案的优势;购置成本分析;扩容成本分析;运营成本分析;两个方案综合比较
;智能容错 HIFT UPS
大中型系统的安全保障
(20~480kVA);
模块化设计,系统修复时间最少,修复效果最好
N+X冗余,系统可靠性最高
从20到480kVA,可以20kVA为单位随需扩容,投资最经济
轻载效率即高达94%,运行成本最低
小配件就可进行大管理,动环监控功能最全面;InfraSuite供电系统-列头柜;PDU配SNMP网卡(选件)可以实现通过Ethernet网络远程通讯 ;Q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