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doc

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

海洋时代,上海临港的港城之路 上海临港地区位于长江与杭州湾交汇处,与上海浦东机场相邻,通过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连接,便利的条件为临港地区参与世界经济提供了高效的通道。临港地区开发建设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郊区发展的重大事件。临港地区主要分为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区两大功能区块。顺应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临港地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方面,注重对其整体产业集群的培育扶持,为企业创造条件实现产业集群在地理上的集中。自贸区的成立进一步加速了临港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自建公共码头与洋山深水港在业务上形成互动和错位发展,港、城二者互动加强。从当前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速度来看,产业区尤其是重装备产业区的发展迅速,而主城区则处于开发建设的起步阶段。 南汇新城,“水中涟漪”三环扩散 2001年前后关于主城区南汇新城的开发,围绕将建一座什么样的海港新城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上海市政府对国际上富有港口城市规划经验的20多家公司进行了比选,选择出英、德、意、美、澳、日、荷七国境外设计公司参加概念性规划的征集工作,最后确定了德国GMP公司的方案:以“水中涟漪”为形象特征的“临水居住”的设计理念,主城区诞生于从天而降的一滴水,形成滴水湖,泛起的层层涟漪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环带,成为主城区的框架。滴水湖是临港地区主城区的标志性工程,主城区的骨架道路和功能区同时以环状和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形成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三环扩散的空间布局特点,全部土建工程围绕滴水湖进行,并在其中取土。水滴落入处形成直径2.5公里、面积5.66Km2的滴水湖,2002年6月开挖,2003年10月以黄浦江为水源正式蓄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借鉴国际著名港口城市的风貌特色和建设经验,主城区南汇新城布局以“滴水湖”为中心的典型“田园城市”模式,重点开发高品质的生活休闲和商务办公环境,将建设成为集政府行政办公中心、商务商贸、居住生活、高等教育、休闲旅游、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以滴水湖为核心,第一环是新城的行政和商务环带,第二环是城市??园及公共设施,第三环是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岛”。“一湖三环”是临港地区主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中心和生态调节中心。2013年12月开通的16号线滴水湖地铁站,增进了南汇新城与上海市区的联系,也为南汇新城带来了人气和活力。 临港产业区,重型装备制造业之路 上海市政府对临港产业区的开发态度一直比较慎重。当时邀请克尔瑞、麦肯锡等多家大型国际咨询机构,对临港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做前期研究,总结的结果是顺应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起初定位大致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于是,针对“什么样的产业是本地所希望的”和“什么样的企业是可能会来的”两方面的问题,结合临港地区的特点优势进行论证分析,当时预计重型装备制造业有可能会来,也符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重型装备制造业其实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是制造工作母机的产业。世界上最高科技的领域可能就是重型装备业,看似“笨大粗”,实际上正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能力或者最高水平的体现,这是临港地区最早的产业定位方向。 临港产业区于2003年筹建,总面积约218Km2,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集团)负责开发。2004年启动开发并修建产业区主干道新元南路,2005年第一批的招商项目开始启动,首期开发57Km2,其中装备产业区36Km2,物流园区21Km2(含洋山保税港区陆域6Km2)。开发初期,临港产业区在吸引客户方面曾遇到比较大的阻力和困难。主要原因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太过“高精尖”,不论对国家还是企业来说,来临港“落户”的意愿都比较有限,企业即使有意愿,也会受到所在国家不同程度的阻挠。于是,产业区对此进行战略调整。首先,扶持和帮助本国有意向来临港发展的企业能够顺利到来,并且能够成长起来。当时除已经谈好的上海汽车集团外,还与上海电气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进行战略合作。目前,产业区坐落有全国最大的核电基地及其整体产业链,据了解已经占据中国核心构件50%以上的市场。产业区还有船舶动力的高端制造,特别是船用发动机和曲轴的制造部分。还有一些新型能源产业企业(包括风电、太阳能)。海洋经济发展的载体方面,临港产业区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的海洋平台制造基地。这些都是当时调整了战略之后,临港集团和国内大型的装备制造业发展集团进行合作的成果。有了这些国内大型企业开路,一些外商先进制造业也陆续入驻。其中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落户的德国企业居多。 其次,在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之后,临港产业区在产业发展的策略上又做了一些新的偏转和拓展,包括响应国家的号召,对战略性的新型产业的一些呼应。2008年11 月,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及大飞机发动机项目正式落户临港产业区。项目一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九月份投用。大型客机是代表一个国家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