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威体育精装版]13咬文嚼字
13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的习惯性流弊。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42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指过分地斟酌字句。)现在我们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这三个义项,没有一个是褒义。这个成语出自元代剧本《杀狗劝夫》,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在课文里极力提倡“咬文嚼字”,他赋予了这个词什么新的含义呢?
二、解题: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有一个文学流派叫“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其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私塾中读书,文学功底很深。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任北京大学教授。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反映作者观点的语句。如: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2、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第三段)
四、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阅读第1、2自然段,看看作者列举了什么例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见解?
○这两段,引述了郭沫若在剧本《屈原》中,为了准确表达人物情感,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修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从而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的事例。第1段举的是“是炼字的好例; 第2段举了同一作者(郭沫若)炼字的“并不很妥”的例子。同时分析了修改的原因及作用,强调了句式修改与表达情感有密切关系。
※ 归纳:这两段阐明不同句式有不同意味,说明要从感情强弱上“咬文嚼字”。
3、第3、4自然段举了什么例子?提出了什么见解?
○这两段引述了王若虚修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例子。第3段,强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并引出例子。第4段,通过对李广射虎一段原文与改文的对比分析,强调“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归纳: 这两段阐明文字增删有不同意味,要从情味上咬文嚼字。
4、再看第5自然段举了什么例子,提出了什么见解?
○第5段:引述贾岛对“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诗句斟酌“推”或“敲”的例子,说明不同字眼有不同的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 归纳:阐明不同字眼有不同的意境,要从意境上咬文嚼字。
○以上作者列举了三个例子,分别从句式、字句的增删及字眼的推敲三个方面讲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也指出可以从感情强弱、情味及意境上咬文嚼字的途径。
5、第6、7段列举了什么例子,提出了怎样的见解?
○第6段:引用苏东坡的诗,从正面阐明文字若善用联想义,可使意蕴丰富,产生美好的艺术效果。第7段:阐明文字若误用联想义,会产生套语滥调,全无新奇意味。
什么是联想义呢?朱先生在他的另一篇文章《美感与联想》中有这样一段话:
“什么叫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起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群”呢?因为罗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