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doc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 【摘要】“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建国初“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题材电影大量涌现,从内容到类型都表现出与时代命题高度契合的特征。本文从类型出发,分别分析了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四种主要类型的特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各自的不同与相同点,总结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特征。 【关键字】农村题材电影;农村改革斗争片;农业生产建设片;农民生活片;少数民族片 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根系于农村和农民。展现农村变化、反映农民生活的农村题材电影一直在中国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尤其农业有了许多开创性的发展。和平时代的人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进步,电影成为国家宣传政策,普及文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建国初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农民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题材电影随之兴起,并进入繁盛。 (一)多种原因促使农村题材电影发展 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题材电影兴起 新中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电影的商业化属性减弱,文艺属性增强。电影不再按照商业化运作,而是作为国家对人民进行改革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艺术形似出现。1949 年以后,电影类型衰亡,题材尊显,后者取代了前者,并且被赋予了前者所没有的意义和价值。题材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殊荣,是因为它不再是艺术性的商品,而成为计划性的宣教品。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工业部、农业部、国防部等诸门类相对应,于是就有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等。另一方面,作为宣教产品,电影不但承担起建构‘革命历史’的任务,而且成为证明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和真理性的工具。于是又有了革命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反特题材、反腐题材、献礼片、‘主旋律’、‘五个一工程’等。 2、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村题材的繁盛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人数众多,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农民人口达到5346135,占当时总人口的86、74%,农民数量众多,且在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作用明显,当时的广大观众迫切需要通过银幕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以及现在国家建设情况、人民生活情况。从党及政府的角度来说 ,为了巩固与强化新生的政权 ,也需要通过电影这种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体向公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计划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电影票价降低,甚至有放映队深入农村循环放映,也为广大农民观看电影提供了方便。电影不再是城市经济富裕阶层的专利,更多的工农兵成为电影的受众。“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的创作宗旨指引着此时期的创作方向,农村题材大量涌现不难解释。 (二)何为农村题材电影 农村题材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与农村、农民相关的电影,从纵向来看,包括农村历史题材片和农村现实题材片。从横向来看,包括农村革命斗争片、农业生产建设片、农民生活片等,少数名族题材电影也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电影1949—1966 年十七年期间共生产故事片728 部,其中农村题材影片(广义)176 部,年均占比达 24. 2%,最高的年份高达 58. 3%。在十七年电影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三)不同电影题材的特征研究 1、改革斗争片,善恶对比,忆苦思甜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生产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许多地方仍然贫穷、落后,但是与旧社会对比,人们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表现旧社会阴暗、落后,进步思想、进步人物的影片很恰当的切合了人们的心理,因此一些改革斗争片受到人们的欢迎。最明显的就是影片《白毛女》,即以对比异常鲜明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人公命运 ,昭示了时代的整体性变迁:喜儿“不幸”与“万幸”的遭际,均象征着至少一代人天壤之别的处境变迁。《白毛女》在票房(影片1956 年创下票房最高纪录) 与荣誉 (于1957 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 上的双丰收 ,证明了其主题内容和创作思路受到当时观众与政府的一致喜爱和认同。 “苦难”“拯救”“改造”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的改革斗争片的主流。在旧社会人们受尽地主阶级、封建势力以及国民党残部的压迫,在苦难的边缘挣扎,后来多有进步的青年向共产党靠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或是共产党的出现拯救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农民,或是实行了分田地的土地改革等进步政策,为农民生活的提高、思想的进步带来了希望。例如《红旗谱》中农民朱老忠、严志和和进步青年江涛、张嘉庆与地主冯老兰和落后势力的鲜明对比,虽然农民生活艰辛,但是进步青年运涛、江涛、张嘉庆等人的出现和行为还是为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并愿意为之付出血汗。影片《暴风骤雨》更是凸显了1946年土地改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