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初评》洪泉湖.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初评》洪泉湖

《燕京创意文化产业学刊(第三卷)》 PAGE \* MERGEFORMAT- 14 -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初评 洪泉湖 提 要:本文首先阐述文化产业的意义与内涵,并略述其与文化创意产业之异同,其次陈述台湾文化产业之发展史。接着,便指出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的三项重要策略:一是以小区总体营造为基地;二是以公私协力经营为动力;三是以文化节庆为助因。至于对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的评析,则以SWOT模式来进行,分析其利弊得失,并据以提出未来因应之道。 由本文之论述,即可发现台湾文化产业之发展,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均有所差异,值得相互了解与学习。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小区总体营造 公私协力 异业结盟 文化观光 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的概念,其实在1900年代就开始萌芽了,丹麦在当年的世界博览会中,就已将其硬件产品加入艺术文化的元素,以呈现、提升较高的设??品味。不过,真正把文化元素大量应用到城市规划的,应属美国,接着才是欧洲各国。 HYPERLINK /search?author1=J.+Allen+Whittsortspec=datesubmit=Submit Allen J,“Whitt, Mozart in the metropolis: the arts coalition and the urban growth machine”,Urban Affairs Quarterly,Vol.23, No.1, 1987, pp.15-36. 例如英国在1997年工党上台后,将文化产业列为重要政策,芬兰也开始将Nokia手机附上文化产业产品,法国则致力于电影产业的发展等等。 吴密察:《文化创意产业之规划与推动》,《研考双月刊》2003年第27卷第4期,第59-65页。 台湾的文化产业大约开始于1990年代初期,最早是经济部为了提升传统产业之产值而提出的构想,后来由文建会正式推出文化产业政策,至今算来大约只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已具有相当之成效,不但使传统产业再启新机,而且文化产业已成为台湾目前最热门、最具潜力的行业。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国寡民、天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台湾来说,文化产业正是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透过教育训练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所谓文化资本,是指人们在社会熏陶下所拥有的文化鉴赏力与文化品味。 。以创造高价值、低污染产品的绝佳机会。 一 文化产业的意义与内涵 (一)文化产业的意义与转变 文化产业一词,是由“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而来,文化工业一词则最早见于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他们在1940年代起,即把“文化”和“工业”连结在一起,用来取代和批判原先所谓的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Theodor W. Adorno即认为,使用“文化产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主要是要消除一种误解,避免人们误以为大众文化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依照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批评,他们认为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是生产者运用工业生产技术,大量的、标准化的进行文化产品的制造,再透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把这些文化产品强迫推销给广大的消费者。因此,这种产销形式已经将文化艺术“商品化”,并使之服从于“市场导向”的原则,于是创作者所关心的不再是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而是卖座率、成交率和经济效益。其次,他们也认为,文化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将扼杀其个性与独特性,从而去除了创作者的自主性与想象力。再者,生产者强迫营销文化产品的结果,也将剥夺了消费者个人的选择自由,于是形成了制作人、生产者、经营者对人民大众的宰制,甚至成为政府部门或资本家遂行文化霸权的工具。 Theodor 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1991. 但是,到了1970至1980年代以后,西方逐渐出现了一股为文化工业辩护的思潮。例如Herbert J. Gans即认为文化工业虽是一种大众文化,但与精英文化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份,而且它表达了大多数人的美学要求,它也是一种多元文化社会的现象,它把审美与生活相结合,提供了人民多元的选择机会,因此不应当受到贬抑和排斥。 陈学明:《文化工业》。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版,14-20页、35-40页。 Domini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5,pp.42-45.陆扬:《大众文化理论》,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2年版。 到了1980年前后,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