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鸱尾的起源.doc
PAGE
PAGE 4
探究鸱尾的起源
摘 要:所有的建筑现象都是一定观念的反映,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思想, 中国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尾,其最初的命名或许是我国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关键词:建筑;鸱尾
众所周知,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为主。木制骨架的构成特征使得顶部的屋脊形成坡度,坡度会导致瓦片下滑,建筑师于是在交梁上用铁钉进行固定。为了防止铁钉受到雨雪侵蚀,又在其外部覆盖以动物形象的琉璃构件。这些构件被称为吻兽、垂兽、戗兽、跑兽等等,它们后来渐渐衍生出象征意义,有的甚至成为权力等级的标注。以紫禁城的太和殿为例,它具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有10只跑兽,其中的行什雷公为太和殿独有;像紫禁城里的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只,至于皇后寝宫坤宁宫屋顶则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跑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
正脊又名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古建筑中的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而卷棚顶、攒尖顶、?J顶则没有。汉朝之前,正脊大都是直的,从汉朝开始,正脊两端出现上翘的曲线,这种样式在唐、宋时被发扬光大,到了明、清时期,正脊又渐渐恢复直线型。太和殿正脊两端有龙型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本文要探讨的“鸱尾”指的就是这种体量最大的构件。从建筑功能上来看,正脊两端分别为两条垂脊的交点,而这两个点的位置,正好是屋顶上鸱尾所在的位置,在此结构节点上通过添置鸱尾,保护脊垄是木构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
鸱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备不同的文化内涵。现在的鸱尾一般也写作“鸱吻”、“螭吻”,所谓吻,就是嘴的意思。该构件的末端由尾巴而演化为一只张开大嘴,类似龙的巨兽。所谓螭,据战国时的资料显示,是一种妖魔。《左传》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到汉朝时,???的地位忽然被拔高,它成为龙族的成员。《说文》认为它是一种没角的龙:“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注解称:“螭,为龙子”,当时的训诂学者张揖则称:“赤螭,雌龙也。”
虽然螭就是龙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但是将建筑正脊两端的构件称呼为“螭吻”则是明朝的事了。在当时的一些学人笔记里,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对此均有记载。明武宗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认为:“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在明朝之前,它被称作鸱尾,仅从字面上似乎就可以得出结论,其原型应是鸟类,与鱼、龙都没有联系(有学者认为由“尾”向“吻”的转变始自唐代,是受到了佛教中摩羯鱼的影响,以鱼代表五行中的水,防备火患。本文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由于《隋书?宇文恺传》有“自晋以前,未有鸱尾”的记载, “鸱尾”应是出现于东晋之后,至于东晋之前如何称呼,已无法考证――但是这种屋顶正脊两端上翘的建筑构件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中早就多次出现了,例如《嘉祥县汉武梁祠画像石》、、《武氏祠楼阁人物车骑画像石》、《宴饮舞乐百戏画像石》等等。相对于汉朝之前建筑平直单调的屋顶正脊,这种上翘的构件显得特别醒目。
从现存的文字资料看,鸱与螭一样,起先都是怪异、负面的形象。成书于汉代的《山海经》是这样介绍的:“……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敖因,是食有。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鸱尾作为屋顶重要构件,不仅承担着保护脊垄的功能,而且还寄托着先民的理想,以恐怖的怪鸟命名似乎于理不通。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文化断裂而造成的特殊现象,在秦汉之前更久远的时代,鸱鸟是被广泛崇拜的神灵,鸱尾的命名或许是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 母曰简狄, 有绒氏之女, 为帝髻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这两段记述表明了玄鸟在商朝的地位。长久以来学术界认为玄鸟即黑鸟,指的就是燕子;近年来,针对这一说法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异议。从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到殷商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猫头鹰形象陪葬品,在时间上持续了两三千年,空间上则从现在的东北一直到西北、华北,跨度之大令人惊叹。这足以证明玄鸟指的其实就是“鸱?^”――猫头鹰一类的小型猛禽。而在商以前的凤鸟崇拜(例如东夷等远古部落)其实指的也是鸱?^。有学者指出所谓的饕餮纹,其实就是两只左右对称的鸱?^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