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选编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奥地利心理学家
;一、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
性的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
性感区:力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
性感区的变化决定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口唇期 0~1岁
肛门期 1~3岁
前生殖器期 3~6岁
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恋父情结——埃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
潜伏期 6~11岁
青春期 11~12岁开始;本我(id)
快乐原则
自我(ego)
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
道德原则;埃里克森
Erikson, E.H.
1902~1994
祖籍丹麦
生于德国
1939年加入美国籍;埃里克森修正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性,性心理的发展
埃里克森:强调人的社会性,自我的发展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8个阶段;第一阶段 婴儿期(0~2???)
任务: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 儿童早期(2~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第三阶段 学前期(4~7岁)游戏期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 学龄期(7~12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 青年期(12~18岁)
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第六阶段 成年早期(18~25岁)
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 成年中期(约25~50岁)
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
第八阶段 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
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J. B. Watson 1878~1958
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发表
1915年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华生的心理发展基本观点
1. 否定了遗传的作用
2.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 华生的学习理论;(二)华生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琼斯(1924年)情绪发展实验
惧怕反应也能通过条件化的方法消除;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一)操作性条件反射
应答性行为: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
操作性行为:在没有任何可观察的外部刺激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似乎是自发的。由行为结果控制。
人类大多数行为是操作性行为,如游泳, 写字, 读书;(一)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式条件反射S-R ,塑造应答行为
操作式条件反射R-S ,塑造操作行为;(二)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强化物: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强化:利用强化物使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提高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增加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惩罚: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或排除降低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
提倡积极强化作用,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三)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育婴箱 Baby Box
1945年在《妇女家庭》杂志上
一个可用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
避免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四)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教学装置——程序教学机器
教学材料——程序
利用教学机器所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也称为“替代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直接接受反馈(强化)而完成的学习。;(二)观察学习过程
;(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在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并没有直接接受强化,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观察者来说是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个体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应被理解为对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形式的改造和运用各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这表明,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是作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 ;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