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 PAGE 7 页,共 NUMPAGES 7页
无明显现象
放出气体
产生白色浑浊
A
B
C
鄂州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化 学
考生注意:本试卷有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50分,化生合考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变化着。下列不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是[ ]
A.煤炭燃烧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D.钢铁生锈
2.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对学好化学有很大帮助。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O2- D.2O2
3.200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之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
A.使用节水水龙头 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重复使用 D.洗碗、筷时不间断地冲洗
4.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炼丹家,曾在我市葛山修道炼丹多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一书中记载:“以曾青(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该记载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其基本类型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入时,将饮料罐隔离层的固体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可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 B.碳酸铵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6.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关于磷酸二氢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磷酸二氢钾也可用作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氧化物
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 D.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为+4价
7.小明同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他通过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所以认为实验成功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8.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下面是小亮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进行的归纳,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物质性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干冰致冷——人工降雨
氯化钙的吸水性——食品干燥剂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做灯火实验
用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环境污染原因D日常生活经验酸雨——含硫、氮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过高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菜刀防锈——保持洁净与干燥
二、本大题包括9小题,共14分。
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挂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右图为某服装的标签。请回答9~10题。
9.(2分)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_______,服装中的合
成纤维是____________。
10.(1分)检验面料的主要成分为羊毛的简单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g,溶解
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请完成11~13题。
11.(1分)在曲线图中标出30℃时,100g水里溶解了
30g硝酸钾的点(并用a点注明)。
12.(1分)a点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3.(1分)在溶剂的量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变为饱
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有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
一种,右下图表示它们两混合时发
生反应的现象。请回答14~16题。
14.(2分)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5.(2分)B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向A物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