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doc

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

2008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原载《语文学习》,2009年第1期,第71-79页      2008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材料来源包括核心综合性教育类杂志37种,地方综合性教育类杂志15种,信息技术类相关杂志13种,语言和文学类相关杂志9种,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学报50余种,中学语文教育类杂志17种,小学语文教育类杂志11种,著作多部,时间跨度是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下文中杂志出处只标期号)。综述力求在与往年的比较中凸显本年度的新气象、新进展,大致分为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和语文课程诸学习领域研究这两个方面。本文是关于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   一、语文课程研究   1.课程理解趋向多元,重新呼吁科学训练   (1)“科学”话语重提,“人文”话语趋于多元。   关于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王荣生在《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1956年语文教学大纲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中提出“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性”问题即内容的统一、明确、规范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学科内容的科学化建设问题。荣维东《回归传统和话语重建的科学态度》(语文学习.11)也提出寻求相对学科真理的必要性。   关于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张传宗《语文教学应以史为鉴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课程.教材.教法.6)分析了我国建国后历次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史为鉴,科学发展。汤振刚认为,当下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有意识地将科学和人文精神融合共建(《论语文教师的科学人文精神》,课程.教材.教法.4)。谢晨、周红心《当代语文教育理念的落实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现代语文·教学研究.3),则以魏书生为例剖析了语文教育科学化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于课程思维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倡导“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上。倪文锦在《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学语文.教师版.2)一文中,论述了当前语文课改中的七对矛盾关系。王尚文则提出语文课改亟待关注十对关系(课程·教材.教法.5)。他们都将矛盾辩证统一作为自己的思考范式。   刘正伟从大历史的宏观视域提出“现代性是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的观点。他指出,现代性归结为两个主要问题,即经典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和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1)。胡绪阳总结、了近年来语文学科性质的“言语论”、“文化论”等五种见解,并逐一进行了评点(《新时期中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辨与追问》,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10)。潘涌提出了母语教材价值系统(《在母语的滋养中成人——论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的价值取向》,课程·教材‘教法.1)。潘涌、蓝蕊提出发展多元文化的使命(《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祝禧的《文化,语文的一面旗帜——我对“文化语文”的理解与实践》(人民教育.22),介绍了自己在“文化语文”建设上的一些做法。程少堂总结了自己的“语文味”理念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语文风格和教学流派的过程(扩语文味”的成长史》,语文教学通讯.5B)。另外,《以人为本——21世纪的语文教育主旋律》(王连仓,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论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王萍,现代语文.6),《本土化:汉语文教育民族主体性的坚守》(黄峰、王璐婧,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3)也都表达了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理解。   (2)“反思回归”,“训练”成为关键词。   苏浙赣18所学校联名发表“语文教学南京宣言,(语文教学通讯. 1A ),就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形成了一些共识,体现了新课改理性实践与反思的重要性。温儒敏指出,绝不能理解为课改就是“突出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就是不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重视知识,不谈训练了(《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语文学习.1)。赵荣新的《理性回归:语文课改的反思与考量》(语文建设.6)从百年语文的历史视角,指出语文教学改革的种种偏失。张厚感、李峰的《平心说语文》(中学语文.教师版.3),易均的《语文课改:从反思走向建议》(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8),吴亮奎的《问题与反思:走向课改深处的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B),郑浩的《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中学语文教与学.4)等,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钱梦龙 先生作为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训练为主线”的代表人物,重提“训练”,颇具某种象征意味。他生L道纪训笮:耻龙置”,匮瑟』6练”被当作“人竺灾迪旦钡暹到‘馑慎对待”的错误之举(《请给“训练”留个位置》,中学语文教学.])。李华平也指出了同样的问题,他认为训练的归位要靠科学性和有效性来实现(纩训练”之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0)。史绍典指出当前训练存在边缘化与异化两种不良倾向(《贯串通流水.煮缣而熟之》,中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