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课件选编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有爱就有责任;1.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2.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
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板块一:体味亲情;;爱的回忆; 《家有儿女》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喜剧,讲述了两个离异家庭结合后发生在父母和三个孩子间的各种有趣故事。; 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板块二:爱的碰撞;【成长的体验】小雪的烦恼;在与父母相处中,你是否也有过与小雪类似的烦恼呢?能向我们倾诉吗?;(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合作探究】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隔阂产生的原因。;板块三:沟通传递爱; 一天,一个小女孩因与妈妈吵架,跑了出去。当看到一个面
摊时,她感觉饿了,但没带钱。面摊的主人——一位老婆婆免费
请她吃了一碗馄饨,女孩感动的哭了,老婆婆问她哭什么,女孩
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
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
去!”老婆婆听了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
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
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
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 ; 很多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构成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正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以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说一说与自己父母发生过的一次矛盾,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心灵导航】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歌曲:懂你;【心灵导航】从这首歌曲中,你读懂了什么?; 1.周末放假回家,本想好好享受一下悠闲舒适的家庭生活,可父母老是叫你学习。你该怎么办?
2.当你被父母像赶羊一样催促回学校时,你的
心情如何?你该怎么办?
3.面对父母命令你去学习或做家务,你怎么办?
4.你不喜欢父母和老师交谈,但父母又经常这样做,你该怎么办?
5.父母不喜欢那么多同学打电话给你或到你家玩,但拒绝别人又好像很没面子,你该怎么办?
6.面对唠叨型的父母,你怎样应对?;1.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不同的
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
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和家人之间爱的碰撞越来越多,这
主要是因为( )
①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
我们的生活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
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
异较大
④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给予关注和呵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如果父母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离家出走以宣泄自己的委屈
B.故意做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以示反抗
C.冷淡处理,不理会他们
D.多沟通,不冲动;爱在家人间;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