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我国最早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儿童心理学家是陈鹤琴,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 必须按现实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发展性原则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教育性原则 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常用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谈话法 测验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行为研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活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等)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其主要策略有:时间取样策略,事件取样策略,参与观察策略,行为核查表 *实验法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学前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胎内环境:母亲的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母亲的健康状况,情绪和心境。 脑重的发展情况:刚出生390g,为成人脑重的25%。2~3岁脑重达成熟期75%。6~7岁达到90%。12岁约达到1400g,与成人脑重量非常接近;20岁脑重量增加停止。 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1、胎内的环境对胎儿脑发展的影响 2、后天环境对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影响((1)脑发育的可塑性;(2)脑的修复性和机能代偿。)、 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整体—分化 不随意—随意 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 近远 大小)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婴儿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 视觉追踪 颜色视觉 光的觉察 视敏度 。对声音的辨别:音高 语音感知:母亲 音乐感知:旋律和曲调 视听协调:信息源一致性。听觉的发展。触觉的发展。痛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一)形状知觉(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 )(二)大小知觉(6个月前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三)深度知觉(四)方位知觉 (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五)时间知觉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一)目的性加强 (二)持续性延长(三)细致性增加(四)概括性提高(五)观察方法的形成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评价:(一)评价标准 1.观察的有意性 2.观察的顺序性 3.观察的细致性 4.观察的理解性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唤起孩子的观察欲望(二)确定观察目标 目标越具体越好。 (三)教给有效的观察方法 如综合观察法、动静观察法、对比观察、反复观察、顺序观察、重点观察等。(四)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做不随意注意(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2.人本身的状态)(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5.良好的意志品质。 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1、无关刺激的干扰2、疲劳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防止儿童注意分散:(一)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三)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个体的认识上只有数量的变化. 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的刺激的要求来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平衡: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相互作用后的一种稳定的状态,而中间的过程也是趋于平衡的一种过程。儿童不断的增加适应能力,思维结构形成和发展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平衡——不平衡——平衡来实现的。同化顺应平衡,将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6、7岁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一)直觉行动思维(0~3岁左右)(二)具体形象思维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三)抽象逻辑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