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内容分析法】选编
大众媒介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与运用;内容分析法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分析的定义;内容分析法的使用;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分析单位;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构建内容类别;信 度;信 度 的 计算;信 度 的 计算;效 度;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比较;案例1 格伯纳电视暴力的测量;格伯纳简介;案例背景;从方法的选取上讨论该研究的效度;回顾内容分析法的步骤;1.阐明研究问题或假设;研究问题与假设;2.界定研究总体;界定什么是暴力;界定什么是暴力;暴力的维度;格伯纳对暴力的操作化定义;从操作化定义讨论研究的效度;3.选择样本;样本;抽样;4.选择分析单位;分析单位;5.构建内容类别;建构内容类别-以节目为分析单位;建构内容类别-以场景为分析单位;建构内容类别-以角色为分析单位;6.对内容进行编码;编码;7.分析数据;暴力指数;;以1967年的数据举例说明暴力指数的计算;8.解释研究结果;;此表为我们展示了暴力指数的计算过程;1967—1976年的暴力指数;1975年和1976年不同时间不同电视网的暴力指数;来源:sex,violence,and the Rules of the game TV profile No.8: the highlight
;此表为我们展示了角色分析的运用:主角人物的遭遇暴力的风险比例;研究结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影像暴力肆虐的时代;研究小结;学习与心得;参考文献;案例2 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 ;案例导入-数据;案例导入-名人自杀事件;有希子症候群;2003年4月1日 香港影星张国荣跳楼自杀;对自杀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案例简介;研究问题和假设;界定研究主体--“自杀新闻”的概念;选择样本——目标媒体的选定;选择样本——时间范围的选定;分析单位的选择;主要内容类目;构建内容类别(1);构建内容类别(2)自杀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特征;构建内容类别(3)自杀新闻呈现的自杀特征;构建内容类别(4)自杀新闻报道的文本特征;代码;代码;代码;
法师“看到”哥哥微笑归来‘有好多神佛帮助他’ (2003-04-14)
今天凌晨3时是“哥哥”的回魂夜。
(香港讯)法师看到“哥哥”
根据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的报告:
1998年,香港传媒曾经广泛报道港岛第一例烧炭自杀案,甚至图文并茂登出
自杀者的平静面容,令人错觉烧炭自杀较其他自杀方法舒适。短短两个月内,
在香港,烧炭即成为最普遍自杀方法的第三位;3年后烧炭占所有自杀方法的比
率由6%增至28%;5年后香港每4个自杀个案中,便有一个是烧炭自杀。
;数据分析;三大部分内容;自杀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特征;1.自杀新闻的议题分布; 2. 自杀新闻消息来源的分布;3.自杀新闻报道类型的分布; 4.自杀新闻版面的分布;5. 自杀新闻篇幅的分布 ;6.自杀新闻报道语气的分布;自杀新闻呈现的自杀特征;在性别方面,关于男性自杀身亡者的新闻为38篇,占自杀身亡者新闻总数的56.72%;关于女性自杀身亡者的新闻为29篇,占自杀身亡者新闻数量比例1.31:1。关于男性自杀未遂者的新闻为42篇,占自杀未遂者新闻总数的44.68%;关于女性自杀未遂者新闻为52篇,占自杀未遂者的新闻总数的55.32%。男性与女性自杀未遂者的新闻数量比例为1:1.24。
在自杀行为发生地的分布方面,关于城市自杀身亡者的新闻为50篇,占自杀身亡者新闻总数的74.63%;关于农村自杀身亡者的新闻为17篇,占自杀身亡者新闻总数的25.37%。城市与乡村自杀身亡者的新闻数量比例2.94:1。关于城市自杀未遂者的新闻为83篇,占自杀未遂者新闻总数的88.30%;关于农村自杀未遂者的新闻为9篇,占自杀未遂者新闻总数的9.57%。新闻中呈现的城市与乡村自杀未遂者的比例为9.22:1。
;结论:比照我国自杀研究的结果,我们发现,自杀新闻中呈现的自杀者的性别与自杀行为发生地的分布存在着严重偏差。
新闻中呈现的男性与女性自杀身亡者人数比例为1.31:1,而实际上男性与女性自杀身亡者比例为1:1.4。新闻中呈现的男性与女性自杀未遂者人数之比为1:1.24,而实际上男性与女性自杀未遂者人数之比为1:3,自杀未遂者中76%是女性。
74.63%的自杀新闻是报道城市中自杀身亡者,城市与乡村自杀身亡者的新闻数量比例为2.94:1,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农村自杀率比城市自杀率高3倍,全国93%的自杀发生在农村。新闻中呈现的城市与乡村自杀未遂者的比例为9.22:1,事实上,城市与农村自杀未遂者的比率为4.85:1。;自杀新闻中年龄组的分布;与实际情况比较;自杀新闻中自杀身亡与自杀未遂者自杀原因的分布;结论:媒体对自杀身亡与自杀未遂者自杀原因的总体特征再现存在着严重偏差。
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