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引导学生做诗歌鉴赏题
如何引导学生做诗歌鉴赏题
廖云武
2008年全国高考题中,诗歌鉴赏题的分值比较大,就全国的18套高考试卷来看,5分的有天津卷和湖南卷,6分的有浙江卷、福建卷和江西卷,7分的只有广东卷,8分的就比较多,有全国卷 = 1 \* ROMAN I、全国卷 = 2 \* ROMAN II、四川卷、重庆卷、上海卷、江苏卷、湖北卷、辽宁卷、山东卷、安徽卷,10分的有北京卷,11分的有宁夏海南卷。这18套试卷平均分值是8分。如果将湖北卷的诗歌鉴赏题的8分加上根据诗想象成电影镜头的题型5分,共计13分,堪称诗歌鉴赏题分值的全国之最;18套试卷中,分值为8分或8分以上的就有12套,占总套数的72.2﹪。而学生做这种题型的失分率也较高,关键在于学生在诗歌方面没有找到一些窍门,老师在讲解时根据答案照本宣科地念上一遍,或者直接将答案发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去对一对就算完事,弄得学生一头雾水。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这种题目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揣冒昧就教于大家。
1.平时加强知识储备。学生要储备一定量的有关诗歌和鉴赏方面的知识,以便考时有话可说。师生在平时就可以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或者从网上搜集一些知识,如诗歌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欣赏术语及运用等,交给学生,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学生有了这些储备,才有了做题的本钱。这一阶段就是为了学生丰富自己头脑而设置的。
2.讲授提炼主旨方法。诗歌的写出,首先是诗人在生活中有了某种感触或感悟,然后调动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的人、事、物、景,运用某些形式,如表达技巧、表达方式等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过程,所谓“意在笔先”“主题先行”是也。因而抓住了诗歌的主旨,也就带动了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东西。平时看到的许多有关诗歌方面的欣赏和欣赏方法的文章,对于学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做题却是帮助不大。学生考时做题,既要赶时间,又要高效益,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弄懂诗歌,又要对它进行欣赏,这非得有一套本领不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渔”就是提炼诗歌的主旨,可以通过“六看”—— = 1 \* GB3 ①看题目, = 2 \* GB3 ②看结句, = 3 \* GB3 ③看诗眼, = 4 \* GB3 ④看特点, = 5 \* GB3 ⑤看诗体, = 6 \* GB3 ⑥看载体(笔者对此另有一篇文章专门论及,这里不再单独论述),让学生能够较为迅速地抓住诗歌的主旨,从而为做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一阶段最为关键,主要是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灵魂,为答题做好充分而必要的准备。
3.训练学生提炼主旨。笔者主体上是针对学生不能快速准确提炼诗歌主旨这个弱点,结合复习资料中的高考试题来进行的。首先给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根据“六看”方法来提炼主旨,不准做上面的习题;将主旨内简洁的写在诗的旁边。然后由学生来回答这些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说出提炼主旨的方法是“六看”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针对学生的回答,肯定优点,纠正错误;并且一题一题地讲清楚。教师可以先示范讲一道题目。
例如: 听蜀师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 1 \* GB3 ①绿绮:古代名琴。 = 2 \* GB3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 3 \* GB3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 1 \* GB2 ⑴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2 ⑵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解答这两个题目,就必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进而提炼出这首诗的主旨。诗中写到两个人:一个是蜀僧,动作有“抱”“下”“挥”;一个是诗人,动作有“听”“觉”。看结句,属于作者的感受,同时又是对周围的景物进行描写,没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诗眼,其中又没有体现出来。看特点,所写景物中,“万壑松”,只能给人千山万壑松涛阵阵,况且只是诗人的感受;“流水”的特点在此并非是时光的流逝;“碧山暮”“秋云”都是诗人的感受。看诗体,和归纳的几种诗体又不合套。看载体,虽然里面有“客”,有作客他乡之感,但是“客心”已经在“流水”中得到来洗涤,意即“客心”或者作客他乡之感已经不复存在来。看来,只能看题目了。而诗的题目是“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