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doc

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

PAGE  PAGE 4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 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 论 文 题 目: 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 姓 名: 施晓燕 学 号: 2111934 学 科 专 业: MBA 阅卷人: 刘峰涛 中国 上海 日期:2013 年 1 月 20 日 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 在学习了刘老师介绍的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课程后,我对东方哲学体系中的宗教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般而言,中国的文化系统中,主要的文化体系有三类,即传统的儒、释、道三者,这三者在中国古老的文化渊源中各有来源和传承,本课程重点介绍其中的释的部分,即佛教体系对中国人思维的重大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文化建设如何适应中国的文化语系。 我个人的看法是,佛教是哲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古来之高僧大德,其实都是出色的思想者,他们对佛教的本来教义做出了丰富且重要的诠释,形成了净土,华严等各类宗派,各有其教义侧重,这门课程其实就是对佛教的形成,发展历程的简单阐述,应该说,以佛教之博大精深,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使得我们完全领略其妙义及内涵所在的,但是即使这样,我也在这门课程中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关于企业,关于人生,都获益良多。 对佛教的了解,对于小乘,大乘之分,我认为是人生认识事物的必然历程,小乘侧重于自我完善,也就是常说的‘自了汉’,自我修行,向内追问,追求精神世界的完善,对于外部世界的兴趣不是很大,也没有改造和顺应,发扬佛教教义的倾向,这是一个人在对佛教和自我内在存在不停歇的追问的初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三个经典问题,我是谁,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就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人必然要开始追问自己这三个问题,经历一个痛苦的自我否定,自我肯定,再次否定的不停歇的循环,方能开始进入佛教真正的世界,这个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在追寻佛教的精神世界里,这个阶段也是人人所必经历的阶段。而大乘教义,则是佛教徒对自己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后,所产生的必然而然的要求,自我的修行固然重要,但是自我再完善,也是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认识有所该百年,而世界并没有因为你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不断精进的佛教徒,必然会产生要弘扬教义的冲突,让更多的人因此而改变,我认为,这也就是大乘教义得以取代小乘学派,在佛教领域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不论是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还是注重个人享受维摩诘居士,都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弘扬佛教精妙的思想,从而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涌现过非常多出色的佛教学者,不论是将《金刚经》《心经》翻译为中文,为国人所知的鸠摩罗什大师,还是为国人所熟知的弘一法师,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高智商,完善的人格,对佛教体系出色的诠释和发扬,这些都构成了我们文化中对于佛教人士高度的认同,他们接近于中国人认知体系中的‘圣人’形象,因人而认识教义,教义因他们而变得活生生的生动起来,成为国人思想体系中的领路人。很多人系统的认识佛教,来自于佛教人士不断的宣讲的过程,近年来,南怀瑾先生用他的特有的语言,系统的向大众介绍了佛教的教义,可能在正宗佛教研究学者看来,其中有很多的不严谨的地方,但是就佛教需要向大众传达的核心,其实南先生已经成功地做到了,他引起了很多人对于佛教的兴趣,系统介绍了佛教的来源,传承,教义的精妙,对于一个之前对于该体系完全一无所知的人而言,这已经足够了,兴趣会引导他继续寻找,南先生成功地完成了引领人的角色,功成身退。佛教中曾经有对于传播教义的一个非常传神的方法,即“善巧方便法”,对于不同认识阶段的普通人,用他们能够明白的方法来传播教义,引领他们进入佛教的世界,至少使世人有所敬畏,对这个世界也是有益无害的,方法本身无高下之分,重要的是,佛教终于为世人所接受,乐于传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且改变人类的思维,高智商人士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普通人也能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避难所,达到这一目的,作为一个哲学体系而言,已经足够了,毕竟,在庸常的世界中,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的人士,是少数人,而少数人,是不会被浅显的教义所限制,他们必然会找到自己的乐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有非常多的佛教思想,体现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比如对于报应的看法,比如对于因果的追寻,更多的人,其实已经在佛教的影响下,但是并没有深切的了解这一点,这一现象说明,佛教已经进入了我们解释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