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案例、拓展题2013.06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案例、拓展题2013.06.doc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案例、拓展题2013.06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案例、拓展题2013.06.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案例、拓展题2013.06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案例、拓展题2013.06

案例题举例 答题要求: 案例题要求考生读懂题目中的材料,并能针对提问,运用中国文化导论课程中的相应理论或知识点加以分析、作出判断。其中,题中第二小问要求展开看法,回答必须做到: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包含一定的分析,且字数不少于150字。 复习要求: 案例题训练、考核的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即一种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先将具象的材料加以抽象,准确把握文化现象的本质,并予以说明,同时又要求考生从抽象回归于具体,结合时代、社会的情况阐述某种文化现象的发展样态或现实意义。考生可参照课程的案例题题库中的题目学着思考、分析、写作。 ? 1.“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剧作,取材于民间故事。故事叙述窦娥的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将窦娥卖与蔡婆为童养媳。后来,流氓张驴儿父子欲霸占蔡婆、窦娥婆媳,张驴儿本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却毒死父亲,随即诬陷窦娥杀人,并买通官府。官府严刑逼供,窦娥与蔡婆无处伸冤。为救婆婆,窦娥自认杀人,但临刑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娥的父亲任廉访使到此地,见到窦娥鬼魂,后重审此案,为窦娥昭雪冤情。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窦娥的蒙冤与最后的冤情昭雪,反映出传统社会的法治情况是怎样的? (2)窦娥冤的故事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窦娥之所以蒙冤,是因为流氓张驴儿买通官府诬告她杀人,贪官将窦娥屈打成招,从中见出案件的审理并不是以法律为准绳,而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普通老百姓如窦娥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从法律本身很难获得直接的、稳妥的保障,这说明了传统社会中法制与法治的不健全,或者说,传统社会重人治而轻法律,“法”不具有独立的属性。而窦娥最后冤情得以昭雪,源于窦娥的父亲重审此案,这表明了“法”在传统社会中依赖于清官、好官才得以发挥正面作用,这仍然是以人治而非法治为基础的,同样显示出法治的被轻视。 (2)结合“传统社会重人治而轻法律”这一弊端,针对现代社会的法制的健全、法治观念的培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可。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1: 窦娥冤是一个悲剧故事,映照出的是传统社会重人治而轻法治的普遍状况,无法保证老百姓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较之过往,今天社会的各项事务更加纷繁复杂,普通公民与法律打交道的场合较多,更需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法律发挥最大的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要改变“重人治而轻法治”的状况,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制,在制度上加强建设,确保法院、检察院等执法机构依法办事,并有相应的监管督察措施,保障法律的运行。 参考答案2: 窦娥冤的故事反映出古代社会是重人治轻法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是法治社会,但法治有时候也会被轻视。窦娥冤的故事对今天有教育意义和认识作用,启发我们要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一切依法办事,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避免掉窦娥那样的悲剧,让社会更美好。 参考答案3: 窦娥冤反映出的问题,让我真切感受到当时恶劣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但故事的结尾以一种近乎神话般的手法写到了窦娥事件甚至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最终案件得到了昭雪;同样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所启示,善恶终有报。 2.苏轼喜爱画竹,有一次兴致来了随手用毛笔蘸了朱砂画竹,别有韵味。但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认为不真实。苏轼反问,惯常是墨笔画竹,难道竹子是墨色的吗?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朱笔画竹或是墨笔画竹,反映出传统的艺术追求是怎样的? (2)这一艺术追求对我们欣赏艺术会带来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 (1)朱笔画竹或是墨笔画竹,反映出传统的艺术追求是怎样的?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传统(琴棋书画)的艺术追求并不完全注重写实,即现实主义手法,而是更注重写意。所谓写意,有两层内涵:一是写物象之意,捕捉物象的精神,二是写胸中之意,借形象传达情感。如松、梅、竹、菊等所以在画中成为永恒的主题,是因为画家赋予它们以高洁、晚香、坚强等人的品质。 (2)这一艺术追求对我们欣赏艺术会带来怎样的启示?回答不少于150字。 欣赏艺术本是“见仁见智”的创造性活动。这一艺术追求会让我们感受到:由于欣赏主体的年龄、经历、修养与趣味各异,同样一件艺术品,获得的感受会不相同。人们可通过艺术来理解历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义。每个人都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自己的角度去欣赏。欣赏者把自己的经历、经历与作品表达的内涵相联系,进而认识、理解作品,这也就是“写意”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可参考教材P188—189) 参考答案2: (1)中国的书画,不注重写实,而讲求写意,写意最终营造出一种意境。苏轼的反问恰好要说明中国画的妙处不在具体的物象上,而在整体的意境、韵味上。苏轼用朱笔画竹,就别有韵味了。?? (2)这一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