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_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_蔡昉.pdf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_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_蔡昉.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_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_蔡昉

中国经济增长 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蔡 昉    摘 要 随着以劳 动 力短 缺 和 工资持续提高 为 特 征 的 刘 易 斯转折点 的 到   : “ ” 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 “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 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 递减现象开始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 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中 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 “雁阵”模型和 “创造性毁灭” 的政策环境, 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 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资本报酬递减 全要素生产率 创造性毁灭 :       作者蔡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 究员 北京 (  100732)。 在经过 “刘易斯转折点”并且 “人口红利” 面临消失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劳动 力在部门间的转移所获得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以及劳动力无限供给所赢得的稳定 的资本报酬效应,都将逐渐消失。按照理论预期,中国的必然出路是把经济增长转 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与技术进步有关的生产率基础上。然而,正如在其他 国家相应的发展阶段也曾出现过的,在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程度比较深的情况下,面 对比较优势的变化,政府最容易做出的反应是,试图通过提高资本劳动比,冀望以 此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种努力往往遭遇到资本报酬递减律的报复,并且导致其他 的政策失误。 本文讨论在 “人口红利”消失之后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途径。在分析中国 面临挑战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向新古典增长阶段转变的任务,即通 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 “雁阵”模型和 “创造性毁灭” 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 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 · 65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避免 “中等收入陷阱”的命运。 一、资本报酬递减律 汉森和普雷斯科特通过把马尔萨斯增长与新古典增长统一在一个模型中,打破 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单一经济模型及其假设,同时承认在马尔萨斯式增长模型中, 土地要素起着重要作用 而新古典模型可以舍弃这个要素 但是 这种两个增长 , 。① , 模型在时间上继起以及空间上并存的分析,因没有包括青木昌彦所概括的处在中间 形态的发展阶段 忽略了 人口红利 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特殊作用 从而 ,② “ ” , 在解释中国这样典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时,仍显得捉襟见肘。关于这一点,经济学 家围绕东亚模式所展开的争论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世界银行于 年在其东亚地区报告中首次提出 东亚奇迹 的表述后 经济 199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