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中国先秦诸子教育思想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生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论语》 ; 孔子的双重哲学思想:
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二)孔子的教育基本理论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作用。
教育与政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教育与经济——“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2、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 4、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偏重文事,偏重社会人事,不崇拜神灵,是中国古代非宗教教育传统的开端。但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 (三)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yín )訚如也;子路,行(hang)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作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
孔子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