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doc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

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前教育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抽 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具有阶级局限性。) 西 方 中 国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孔子:《论语》 无名氏 《中庸》、《大学》 毕达哥拉斯:《金言》 孟子:《孟子》 朱 熹:《四书集注》 柏拉图: 《理想国》、《美诺篇》 老子:《老子》 王守仁:《传习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庄子:《庄子》 乐正克:《学记》 朱熹《四书集注》 韩 愈:《师说》 乐正克《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不足: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主客观条件:有三个——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创立标志:五个——对象;概念和范畴;方法;结果;组织机构。 英国哲学家——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与其他学科并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独立探索的标志。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真知灼见”:明确真实的概念,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知识) ???国——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本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实践哲学。赫尔巴特还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最终使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画》: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弥尔》: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反封建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化” 德国——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3)、20世纪以来展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派别: 实验、文化、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 ①、代表: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②、主要观点:反对强调思辨的教育学; 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 教育实验三阶段:提假设—实验阶段,定计划—应用阶段,证明结果准确性; 教育实验在学校实践中进行;定量研究 ③、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 ★文化教育学流派 ①、 代表人物:   狄尔泰:《关于普遍的教育学的可能》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②、主要观点: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 教育应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育目的是促进“社会的个体化”,用“陶冶”、“唤醒”方法 ③、特点: 在反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实践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忽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 ★实用主义教育学流派 ①、代表人物: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②、基本观点:(与传统教育学相比较) 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 ;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 学校即社会; 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 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 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发展的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