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PAGE  PAGE 11 从丧葬风俗看汉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以保山施甸为例 姓名: 杨朝磊 考号: 302207200018 考区: 云南保山 指导教师: 论文定稿时间: 2012年1月 摘要:汉族移民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边疆地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汉族是边地施甸乃至滇西大部的主体民族,其丧葬风俗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虽然也有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世居民族交融和同化的现象,但更大程度上仍旧保存了移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这种影响是深远而意义重大的。本文从施甸汉族丧葬风俗的表现形式入手,试论述中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在儒学、佛教、道教上对边地的影响。 关键词:边地;中原文化;丧葬风俗;儒学;佛教;道教;影响 从丧葬风俗看汉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以保山施甸为例 施甸县地处云南西部,位于东经98o54—99o21,北纬24o16—25o00之间。东连昌宁,南邻永德,西与龙陵隔江相望,北与隆阳毗邻;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施甸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为哀牢部族居地,汉时属不韦县。南北朝(齐)时更名不建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政权时属永昌府,元代设长官司;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施甸巡政厅,隶永昌府; eq \o\ac(○,1) 汉族是施甸的主体民族。西汉武帝开西南夷,建益州郡时,将犯了罪或判了刑的囚犯,豪强或难以统治的地方大户迁到本地落籍的是一部分。其次是建立永昌郡后大批驻军和到任的官吏及其家眷、随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傅友德、蓝玉、沐英奉旨率军进征云南时,留在本地的人数也比较多,这些外来人与本地土著民族经过长期通婚繁衍,形成了本地的汉族。 eq \o\ac(○,2) 汉族移民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边疆地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移民虽然背井离乡,但是故土文化,乡土情结却难以忘怀,因此在新的居住地仍然崇拜乡土信仰。“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转移过去。这种民俗文化的扩布,有些和当地的民俗文化想结合,有些则根据迁徙人口聚居情况,被相对独立地保存和流传下来,这种情况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鲜见。” eq \o\ac(○,3) 在汉族的丧葬风俗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丧葬风俗中的诸多禁忌和规矩,丧葬风俗很难因为时空更迭而发生大的改变,施甸的丧葬风俗,与保山乃至滇西大部分地区大同小异,并且与流传千古的中原丧葬风俗一脉相承。本文试从此角度来论述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一、施甸丧葬风俗的表现形式 (一)初终停放 老人在弥留之际,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朕兆,比如回光返照、安排后事或是神志昏迷等,此时儿女就会守侯在旁,俗称“接气”,民间风俗以子女全部在齐者为美,意即见最后一面,否则老人会遗憾而终。老人的儿子们把老人抬到堂屋之中,并将老人扶于一太师椅上,俗称“扶上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会来确定老人是否已经停止呼吸,此时,长子媳妇会将准备好的银器放进老人的嘴里,银器称作“口福”或“口连”,意为老人上路之用。这种仪式由来以久,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载:“主人左极米,实于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又实米,唯盈”,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人放在死者口里的是米和贝壳,称之为“饭含”。“当确知其已死,则围于四周的亲属一般要号哭呼叫。” eq \o\ac(○,4) 接下来就要设床停尸。据《通典》卷一三八:“设(尸)床于室户内之西,去脚,舒簟,设枕,施幄,去裙迁尸于床,南首,复用敛衾,去死衣。”施甸的丧葬风俗与此惊人相似,另外还有用麻绳将死者双脚并拢扎之,意为死者已到阴间报到,并于死者脚前摆一碗饭,上置一枚鸡蛋,并将两支筷子交叉插于饭上,俗称“倒头饭”,至此,死者已经“享用着好饭好铺”,可安心上路了。 (二)沐浴、更衣 在老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对死者的沐浴、更衣是尊敬死者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寄托了生者对死者能够安然离世的良好祝愿。死者的寿衣以青布为主,不能有任何铁器附着其上,着青鞋,并将一块青布方巾盖在死者面部,俗称“盖脸布”,迷信说法此布可以暗示死者托生为何,又有将一锅压紧的饭置于死者床下的做法,俗称“托生饭”也能预示托生为何,两种做法皆以布饭之形而妄加猜测,无非是为了一种心灵安慰,寄托哀思,希望死者能有好的归宿。 沐浴更衣后,家人就请道士(俗称“赞礼先生”)为亡人写灵牌,将死者的生辰,简单社会关系等书于灵牌之上,置于遗体前,好比“通行证”,让死者在阴间能够畅通无阻。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载:“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赤巠末长终幅,广三寸。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长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