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角度看农商行的信贷文化建设.doc

从多角度看农商行的信贷文化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多角度看农商行的信贷文化建设

从多角度看农村信用社信贷文化建设 【摘 要】 根据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形势,分析在信贷人员素质、有效信贷需求以及信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信用社信贷文化建设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文化建设;尽职;有效需求;信用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农村信用社整体信贷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农村小额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以及信用环境缺失的薄弱环节,也极大地影响了信用社信贷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从以上几个个角度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全面加快信贷文化建设,促进信贷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作粗浅的探讨。 一 当前农信社信贷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信贷人员对工作不够“尽职”。理论上讲,客观公正的履行岗位职责、遵循程序流程、执行规章制度即做到了“尽职”,但实际工作中,部分信贷人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尽职”: (1)不能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放贷款是农村信用社赋予信贷人员岗位的“职权”,行使放贷权利,就要承担对所放贷款风险性负责的义务,但实际工作中,有些信贷人员只讲发放,不讲责任,只要发放权利,却怕承担清收责任。作为信贷人员,自己发放的贷款,本应该履行职责去要去收,却怕提“收回”二字,生怕别人指出问题,甚至有的信贷人员想把责任一推了之,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违规放贷现象的存在。同时,个别信贷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仍然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约束的个人行为,以“尽职”为幌子进行“吃、拿、卡、要”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 (2)不能严格遵循程序流程。一笔信贷业务从开始到结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流程。尽职的信贷人员要严格按照各种信贷业务的操作程序和流程办理信贷业务。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信贷人员认为,借款人都是坐地户,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熟悉,加上借款金额不大,无须形成专门的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材料;部分信用社内、外勤人员办理信贷业务粗心大意,不认真填写各种凭证,丢三落四,导致借款申请书、合同、借据等要素不全。这样的信贷资产都将潜伏极大的风险隐患。 (3)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尽职要合规,合规就要执行规章制度。信贷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信贷政策等的规定,把握各项业务,防范各种环节的风险点,通过更加细致的行业内控制度将风险降至最小。然而,实际中,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办法,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本应按照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办理。但在具体操作中,有的信贷人员只重形式,图省事,不深入农户调查和填写真实数据,只在授信表上搞形式主义,不管数字是否真实可靠,导致信用等级评估不准确,信用贷款无信用保证。 2. 以农户贷款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需求意愿不足、需求能力不足以及金融供给不足导致的需求不足三个方面: (1)农户贷款比重不高透视出的需求意愿不足。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大部分农户没有太多的发展和获利的机会,他们主要从事耕作等农业种植活动,对信贷的需求意愿不会太高,因而导致了一直以来农户贷款比重偏低。数据显示,希望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满足融资需求的农户占8%,其中,愿意向农村信用社融资的占6%,愿意向银行融资的农户占2%。在2007年西部某地监管机构的调研中,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料显示覆盖率约为60%,后经有关核实发现,在近1~2年中得到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数仅占农户总数的5%。 (2)偿还能力不够透视出的需求能力不足。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加入了贷款隐含的风险溢价,超出了农户可预期的生产投资收益,不具备可获益的偿还能力。目前,农村信用社利率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可以上浮2.3倍,达到13.8%。另一方面,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不能顺利实现流转以及自有房屋价值低且变现能力差,导致农户符合贷款担保条件的抵押物缺乏(见下图)。在许多情况下,农户出于获得贷款的考虑,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贷款意愿。据调查,这种因为不能提供必要的担保条件而难以获得意愿贷款的农户已占我国农村贷款农户总数的31.2%。 (3)金融供给不足透视出的需求不足。金融机构对农户所提出的信贷项目进行过于严格的调查,对广大农户来说,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某些高风险性的项目选择。然而,正是这些高风险性项目成为这些农户进行信贷融资的意愿基础。当金融机构因为过于严格的“审慎”而取消对这些项目的信贷支持时,就会造成农户长期投资的动机减弱。从了解到的调研数据来看,农户贷款来源大约60%以上来自民间借贷,包括亲朋好友的借款、民间高利贷,而农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农资互助社等机构贷款则显得供给不足。 3.我国农村信用环境亟待优化。 (1)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容乐观。农村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多数农村小微企业仍停留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