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六十年.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雨沧桑六十年.doc

PAGE  PAGE 6 风雨沧桑六十年   为适应黄河综合治理开发的要求,1956年,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前身)成立。过去60年的创业历程,就是黄河人寻梦、追梦的过程。这过程充满了忧虑、困惑、迷茫,也彰显了黄河人的执着和担当、努力和奋进。作为一个黄河人,半个多世纪来与黄河朝夕相处,魂牵梦绕,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1955年,《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启了黄河全面综合治理的崭新篇章。按照治理规划,黄河上将兴建46个梯级。这宏伟的治理规划激励了我,我选择了水利专业。1963年2月,我大学毕业又幸运地被分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参与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成长发展,而且见证了黄河的沧桑变化。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被分配至金堤河工程管理局参与金堤河的治理。“63?8”华北大水造成金堤河溃决,金堤河两岸汪洋一片,灾民扶老携幼,被困在金堤上,金堤河上的樱桃园坝前水位急剧上涨,无奈,我们强行扒开了坝体泄洪。人在肆虐的洪水面前是那么渺小。由此可以想象到1938年蒋介石扒开花园口造成10多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是什么情景。那是黄河给我的第一个“洗礼”。几千年来“黄河百害”的恶名能洗刷掉吗?我内心充满了困惑。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问王化云主任:“黄河涨上天怎么办?”王化云主任回答:“光靠埽坝难以抵抗,不修大水库不行。”1957年4月,三门峡水利工程开工修建,“圣人出,黄河清”,给了黄河人巨大的期盼。1961年,我在三门峡工地实习,当时想着三门峡工程建成后黄河下游的洪水将得到控制,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三门峡工程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黄河洪水的症结在于泥沙。王化云主任曾提出“两坝一堤”的治黄方略,即在黄河中游大力兴建拦泥坝和淤地坝,在下游加固堤防,并提出“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洪水处理方案。我有幸参加了黄河中游规划淤地坝组,在老工程师的带领下到中游黄土高原地区调研淤地坝的发展沿革及建设。面对浩瀚而草木稀疏的黄土高原沟壑,深感治理水土流失的不易。有几个典型治理样板如韭园沟、南小河沟,由于国家财力所限也难以推广。   由于三门峡水库严重淤积改变了运用方式,因此,中游缺乏足够的上拦工程,特别是“75?8”淮河大水以后,解决黄河下游的洪水问题迫在眉睫。那段时间,国内水利专家对解决黄河下游洪水提出了诸如下游放淤、黄河改道、兴建三堤两河、中游水土保持、加高大堤以及修建龙门、桃花峪、小浪底等工程的方案。王化云主任力挺建设小浪底工程,并为此多次亲自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写报告阐述建设小浪底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84年,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主持召开了小浪底水库论证会,经充分论证,最终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确立了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和在黄河治理中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修建小浪底工程的梦想正式拉开了序幕。   规划修建的小浪底工程已不是《黄河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小浪底径流电站,而是将三门峡至小浪底河段原规划中的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三个梯级合并为小浪底一级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连续12年断流,最长断流河段上溯至开封。母亲河在哭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面临巨大的挑战。小浪底工程是三门峡下游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按照规划,小浪底工程控制着92.3%的黄河流域面积、87%的黄河径流及近100%的入黄泥沙,建成后可使下游的防洪标准从不足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可基本解决下游凌汛威胁;水库拦蓄泥沙78亿吨,结合调水调沙可使下游河床20~25年不淤积抬高;每年可增加下游调节水量20亿立方米;每年可向河南电网提供50多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成为河南电网最大的调峰调频电站。由此足见,小浪底工程在治黄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建设的紧迫性。   小浪底工程建成后,黄河治理将揭开崭新的篇章。但在追梦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面对的是独特的水文泥沙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严苛的水库运用要求所形成的世界级挑战。当时的水电部部长钱正英说:“对于建设小浪底,我们的设计人员缺乏经验,审查人员也没有经验。”特别是三门峡水库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小浪底工程的头上,不少专家质疑:“小浪底无论工程泥沙问题,还是工程地质条件远比三门峡更复杂,小浪底会否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再一个难题,就是当时国家每年的基本建设资金有限,上马小浪底这样特大型水利工程的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面对上述各种难题,水电部领导决策,由中方设计人员和美国柏克德公司一起对小浪底工程进行联合轮廓设计,借鉴和吸纳当时国际上水利水电建设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我有幸参加了中美联合轮廓设计,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