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馆藏一尊木雕家仙造像的有关问题研究.doc
PAGE
PAGE 7
馆藏一尊木雕家仙造像的有关问题研究
长期以来,我馆一直致力于河洛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民俗文化庙会,征集匾额、契约、服饰等民俗文物,开展民俗文化研究等活动,使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近年来,更是收集到一批珍贵的明清时期彩绘木雕像,其中一件清道光十六年(1836)彩绘木雕家仙像造型精美,风格独特。与其他彩绘木雕不同之处在于该木雕像背后有一长方形的暗槽,内装藏有五彩丝线。装藏习俗是我国佛教和道教的开光习俗中的一项,通过装藏赋予佛像和神像神力和灵力。但该木雕像的装藏情况既不同于佛像装藏,又不同于道教装藏,属家仙的装藏形式,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看法。
家仙的基本特征
这尊木雕家仙像为彩绘文官坐像,通高32.2厘米、宽13.6厘米,底径6.2厘米,施以红、蓝、金、黑四种彩绘。由于该木雕造像年代久远,保存环境恶劣,漆面脱落较为严重,同时还有虫蛀、残损的现象。
正面为一文官端坐座椅之上,椅背顶部左右两端各雕刻龙首,左侧略高于右侧,有磨损,形状模糊。雕像面部及脖颈处施白色彩绘,面部丰满圆润,面容慈祥,右耳已失。头戴黑色曲翅幞头,幞头脚垂于两肩上,顶部前倾处彩绘脱落较严重,依稀可辨有描金彩绘。幞头底部施一周红彩。上身着红色圆领长袖宽衫,束腰,下身着红色裤装,脚穿黑色短靴,裤脚处为蓝色。雕像腹部下方为一圈绶带,左手于腹前扶绶带,右手置于膝上。整尊雕像雕刻于一圆角方形底座上,底座下为大小相同的圆角方形座托,为一整块木料雕刻而成,将四周及底部部分镂空,在四角处雕刻出四足。木雕像背面正中偏上位置有一暗槽,内部装藏有五彩丝线,有青、白、红、黑和黄色组成,质地为木质。
家仙背部铭文研究
这尊家仙与其他木雕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木雕的背面有一段记录相关信息的铭文,自右向左竖行排列:“道光十六年六月十三日,开光大吉,川金线?A?C”。
此铭文明确告诉我们这尊家仙造像装藏开光的时间。开光一般是在造像成像之后供奉之前来举行的一种仪式。这就说明这尊木雕的雕刻时间是在道光年间,也为我们研究清道光时期的家仙供奉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的佐证。
“川金线”代表的极有可能是该木雕像所属区域,据考证,“川”极有可能代表四川,但是此处“川金线”是指这尊木雕像产于四川,还是装藏仪式是在四川进行的,又或者装藏的五彩丝线是源自四川呢?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A”和“?C”属于苏州码子,是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民间的一种计数符号,主要用于商业领域,“?A”代表数字“二”,“?C”代表数字“四”。“?A?C”在此处明显与商业无关,推测是代表雕像的编号。
苏州码子,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广泛使用前的一种简便、快捷的记录数码。苏州码子由南宋时期从算筹分化,至明代成为完整统一的一种数码,并被苏、杭一带人们采用,至清末民初,广泛应用于民间,后也被用于官方。同算筹一样,花码是一种进十进位制计数系统,与算筹不同的是算筹通常用在数学和工程上,花码通常用在商业领域里,主要用途是速记。目前在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尔仍然可见。民国以后,随着阿拉伯数字普遍使用,苏州码子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装藏习俗的由来
装藏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佛教和道教对新塑佛像和神像都有装藏的要求。佛像装藏的具体做法是在塑佛像时,先在佛像背后留一空洞,开光时,由住持高僧将经卷、珠宝、五谷及金属肺肝放入封上,使佛像不散不朽,不生虫蛀。佛像、佛塔和经筒等内部要装藏以后才算具有灵异功能,并可产生神力。佛像装藏有其神秘特殊的制作工艺,对材料、地点、时间和僧众亦有特殊选择和要求,装藏者必须是具备传承、戒律清净、有一定修持的修行者。
装藏在道教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但具体做法和要求与佛像装藏又有所不同。《全真秘旨?神像装藏》记载:凡塑神像,必先装藏,以应五脏。故先选五金,即金、银、铜、铁、锡;然后选用五色粮、五色线,取新净无残黄表一张,新净笔书“藏符”,其书符有咒,神像脏腑中还装有镜子、经书、珍珠玛瑙等带有灵气之物。关于装藏的作用,《全真密旨》又载:“装藏毕,功说:“伏以,金身重塑,善事周圆;经筵刚起,道章才宣。伏愿,灵光常在,垂恩赦宥于当前;神光普照,天尊圣号广宣扬。向来装藏功德,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证无上道,一切信礼,志心称念,金光附体天尊不可思议功德。”可见道教装藏的作用与佛像装藏相同。
该彩绘家仙木雕像的装藏情况与佛像装藏和道教装藏均不同。首先,与佛像装藏相比,有两点本质区别。其一,从外形上看,该木雕像不属于佛像;其二,其内部装藏的材料为五彩丝线,也不属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