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10 -
2018届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60个小题,每小题⒈5分,共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古代史18个,雅典6个,罗马10个, 世界近代史14 中国近代史12个。
1. 《诗经·閟宫》(bì古同“闭):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可知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
2.《诗经·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嫡长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要去努力拓土开疆),为周室辅。春秋匪解(fěi jiě,不懈怠),享祀不忒[tè,差错]。……从材料可以看出周初鲁国:
A.与天子没有宗法关系 B.诸侯爵位世袭罔替
C.取得征伐周边国家的大权 D.是诸侯国中地位最高的
3. 《史记》载:及周成王(西周第二任国君)少时,……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三十年春,齐桓公(春秋时第一个称霸的人)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lǚ,执行,实行)。”由此可知召康公之命:
A. 使齐太公取得了摄政的权力 B.短期内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C. 有利于后来齐国的争霸活动 D.成功利用了诸侯国间的矛盾
4.《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文王之时, 鬻熊(Yù Xióng)子事文王,……熊渠生子三人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乃立其长子康为句直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材料表明西周末年
A.古代宗法制在楚国遭到破坏 B.周初实行的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
C.诸侯国已经与周王室平起平坐 D.西周分封制得到诸侯国效仿
5.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变法中秦国强大????????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君选用人才普遍实行“任人唯贤”“因功受禄”的制度,这表明:
A.新兴地主取得统治地位 B.各国采纳了墨子“尚贤”的主张
C.奴隶制的特权制度(指世袭)趋于瓦解 D.奴隶主贵族竭力维护旧制度
7. 《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8.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9. 辽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制度,主要是因为当时????
?A.社会发展水平不同???????? B.民族习俗不同?C.宗教信仰不同????????? D.民族矛盾激化
10.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而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 “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把礼仪搞得很明白,但对人心不够理解缺少同情)《庄子·田子方》
B. “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礼记·王制》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动方案.docx
- 模拟试题1--整理(考试用)--120418.doc VIP
- 儿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PPT课件(带动画).ppt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江苏教育版.docx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1).doc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浙江衢州市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参与方式之三横向思维法.ppt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公开招录12名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