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耦合线圈同名端的判别及其参数的电子测量法
专业: xxxxxxxx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
日期: 2014.2.24
地点: 东3-20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路原理实验(甲)Ⅱ 指导老师: xxx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磁耦合线圈同名端的判别及其参数的电子测量法 实验类型: 研究探索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装 订 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磁耦合线圈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磁耦合大小的因素;
2.学习磁耦合线圈同名端的判别方法;
3.了解耦合线圈电阻、自感和互感系数的测量方法;
4.掌握谐振法(或Q表法)测量自感和互感系数的原理;
5.了解空心线圈或线性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参数的测量;
6.观察负载变化对一次线圈电流的影响,理解电能量传输效率。
二、实验原理
1.同名端的确定:将两个绕组任意两端连在一起,在其中一个绕组加一个低的便于测量的交流电压,分别用交流电压表测量1、3两端的电压,若max(,),1、3为同名端。若max(,),1和4是同名端。
测定互感线圈直流电阻R1、R2和自感L1、L2。直接用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阻R1、R2,外加交流电源,用伏安法测出电压,电流,可以得出Z= ,L=.
交流电路中耦合电感线圈互感系数的测量:,用开路电压法测量互感系数M, 一端外加交流电压,测出电流,另一端开路,并测出电压,通过计算得出互感系数。
4M法测互感系数:将电感分别正接,反接接入电路中,分别测出电压,电流,并有:
P.2
实验名称:磁耦合线圈同名端的判别及其参数的电子测量法 姓名:________学号:
三、实验接线图
图2 开路电压法接线图
图1 同名端判别接线图
图5 反接法
图4 正接法
图3 互感系数测量接线图
四、实验设备
1、交流单相0~250V可调电源;
2、 DG11单相变压器, 选择220V/16V变比输出;
3、DG10互感线圈,其中外线圈L最大允许电流为500mA,内线圈L2最大允许电流为300mA,直流电阻约为15~25Ω。
五、实验步骤
1.同名端的确定:将两个绕组任意两端连在一起,在其中一个绕组加一个低的便于测量的交流电压,分别用交流电压表测量1、3两端的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2.测定互感线圈直流电阻R1、R2和自感L1、L2。直接用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阻R1、R2,外加交流电
P.3
实验名称:磁耦合线圈同名端的判别及其参数的电子测量法 姓名:________学号:
源,用伏安法测出电压,电流,记录相应实验数据.
3.交流电路中耦合电感线圈互感系数的测量:,用开路电压法测量互感系数M, 一端外加交流电压,测出电流,另一端开路,并测出电压,记录数据。
4.4M法测互感系数:将电感分别正接,反接接入电路中,分别测出电压,电流,调节电压,使得,记录此时的电压,电流值。
5.交流电阻的测量:用三表法测量间接交流电阻,外加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分别记录电感上的电压,电流,功率以及功率因数。
六、实验数据记录
表1 同名端判断数据表
项目
电压/V/V/V1-3相连2.722.400.171-4相连0.532.380.13
表2直流电阻的测量数据表
17.424.0
表3 自感系数的测量数据表
2.470.0862.600.105
P.4
实验名称:磁耦合线圈同名端的判别及其参数的电子测量法 姓名:________学号:
表4 开路电压法测量互感系数实验数据表
次数
项目10.390.0860.500.10820.560.1250.620.13730.510.1160.700.155
表5 4M法测量互感系数实验数据表
3.602.790.066
表6 三表法测交流电阻实验数据表
电感
项目2.780.0960.13L0.532.730.1150.27L0.92
实验数据分析
(1)同名端判断:由于max(,),因此判断1-3为同名端。另外实验也测定了1-4连接时的情况,证实1-4为异名端。
由实验数据可得,。
的实验数据无法计算出,因为Z的阻抗值小于电阻。
(3)
根据六组实验数据计算平均值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级社工法规四色讲义-完整版全189页 .pdf VIP
- 17K408:散热器选用与管道安装.docx VIP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物理四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pdf VIP
- 合信 COTRUST科创思CTSC-200系列用户手册V1.40.pdf
-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VIP
- 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专用.ppt
- 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每年10万吨(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DB14Z 1-2025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上海市.doc VIP
- SR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全套表单 OK.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