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现代生物技术_09
现 代 生 物 技 术;一、生物技术的兴起;21世纪生物技术将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生物技术的定义;3 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因工程如何“施工”?;㈠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⑹ 对获得目标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发酵、细胞培养养殖或栽培等,最终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按照人们设计的蓝图,将不同生物体内控制性状的基因进行优化重组,并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1 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2 在农、林、牧、渔业中应用;⑵ 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农作物;3 在工业中应用;⑴ 医学领域;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SCID;DNA指纹技术;1 克隆的基本概念;核移植目的:;1997年2月《自然》杂志报道:
英国PPL生物技术公司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默特研究小组用6岁雌性绵羊的乳腺细胞的核克隆出一只雌性绵羊“多利”;① 供体???胞核的白色芬兰多塞特母绵羊 ;1996年7月5日多利出世
1997年2月23日公布于众
1998年4月多利产下第一胎小羊--邦尼
1999年多利一家又添三只羊宝宝
2002年1月5岁半的多利左后腿患了关节炎
2003年2月14日,多利因进行性肺炎被处以“安乐死”;几点说明:;4 异种核质关系研究:;70年代末,人们以金鱼为材料研究细胞质中的核酸(RNA)与遗传的关系;任何一个高等动物的细胞或个体都有两套独立的遗传系统:一套是由细胞核里的全部基因所组成的遗传系统,这是主要的遗传系统,负责生物体结构和细胞绝大部分的生命活动;另一套是由细胞质里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所组成的细胞质遗传系统,植物的细胞质遗传系统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动物的细胞质遗传系统只有线粒体一种。
细胞质遗传系统与细胞核遗传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线粒体和叶绿体DNA上的基因是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所没有的,因此,细胞质遗传系统的功能不能由细胞核遗传系统来代行。
由于动物的精子不为后代提供细胞质,所以高等动物的线粒体是通过母系的细胞质来遗传的,即其后代的所有线粒体都来自于母亲,与父亲无关。;知识扩展①-克隆狗与异体克隆 ;第一匹克隆马 ;“父”:阿富汗猎犬
“母”:拉布拉多寻回猎犬; 知识扩展 ②-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 ;5 影响动物核移植成功的因素;6 克隆技术的应用价值;人体器官移植;7 克隆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次突变积累的复杂过程;牛泌乳基因;蛋白酶;抗虫转基因棉花;工程菌;离心;GAA;生殖性克隆;北京时间2009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W.Szostak)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zurHausen)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Barré-Sinoussi)、吕克·蒙塔尼(LucMontagnier)。他们分别在宫颈癌致病因和艾滋病病毒研究上有突出成就。 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Eccles 人类遗传学研究所科学家Mario R.Capecchi、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会山分校医学院教授Oliver Smithies与英国科学家卡迪夫大学卡迪夫生命科学学院Martin J.Evans因干细胞研究获得此奖项。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