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第1课时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第1课时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第1课时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第二章说明 《浩瀚的大气》是化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上教版第二章。从本章开始学生将“有重点地研究一些我们身边的物质”,因此本章是学生走好“化学之旅”的奠基内容。本章的知识框架基本着眼三条主线:①认识物质组成的主线。从微观角度,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从宏观角度,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弄清了这些关系,就为以后研究具体物质打好了基础。②化学研究方法的主线。以最熟悉的空气为入口,以氧气为抓手,真实感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活动,为以后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理顺思路。③化学反应中量的主线。无论化学反应怎样千变万化,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化学计算的前提,而化学计算的基础是物质的量。弄懂了这些关系,就为今后化学计算做好了准备。 本章知识结构: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共2课时) 第1课时 认识空气“大家族”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本来就比较熟悉,并且经过《科学》的学习,对空气的成分已有了初步认识。但要让他们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来表述却有一定难度。 基于学情实际,设计教学时,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重新安排。课内主要让学生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污染和防治。重点之一是通过了解拉瓦锡实验原理后,探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重点之二是对课前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清晰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污染的迫切性。 本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先让学生给李峤的诗起名。随后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并预设二个环节让学生认识拉瓦锡的实验原理,一是在做证实空气存在的小实验时,让学生用吸耳球吸掉集气瓶内部的空气;二是观察拉瓦锡实验的flash。既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作铺垫,又使学生明白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设计、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突出本课的重点。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很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 空气???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学生既有切身感受,又时常耳闻目睹。因此,在课前布置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与原因,并提出防止污染的措施。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2)知道大气圈的结构与臭氧层的作用,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常见用途。 (3)了解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知道大气污染和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的实验操作,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阅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调查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感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自然、热爱化学的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法,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定量实验分析。 四、教学用品 药品:蜡烛、木炭、白磷、水。 仪器:水槽、集气瓶、广口瓶、燃烧匙、止水夹、导管、吸耳球、烧杯、乳胶管。 媒体: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2. 流程说明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3]学生朗读李峤的诗,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起名。 [4][5][6]学生叙述自己是如何感受到空气存在的,证实集气瓶中有空气存在,并用吸耳球吸掉瓶内空气,感悟进入的水的体积与吸掉的空气的体积的关系。 [7][8][9]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气圈的构造及臭氧层的作用。 [10][11][12][13][14][15][16]学生了解拉瓦锡实验原理,根据这一原理,自己设计实验,确定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帮助第一次探究实验失败的小组,寻找原因,修正实验方案,进行第二次探究实验,认识影响实验成败的主要因素。 [17]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具体了解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18][19][20][2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知道稳定结构。 [22][23][24][25] 交流调查体会,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寻找防治措施。 [26]师生共同回忆学习本节课的具体收获、解决疑问,结束本课。 六、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 入 课 题[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