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2.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核心概念: 设计模式、系统分析模式、过程模式、目标模式 课程主题: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框架 教学时数: 1课时 目的/结果 指导学生制定设计过程计划,一步一步地达到目标。 将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新的学习中 教学流程图的画法 学生发展特征(与本课程有关的认知、社会和情感) 认知特点:整体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特征:社会观察学习 情感特征:与过去的学习经验相联系 教学策略 从剖析案例入手,建立整体思维框架;举一反三,学生分析其它模式 先行组织图(大理念)图表组织图 模式 设计模式 典范性 设计模式 程序性 设计模式 叙述性 设计模式 系统分析模式 基本观点 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 基本特点 基本步骤 提问策略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 模式的功能?三种典型模式思维的差异是什么? 学习风格差异和个人风格其他策略 学生风格特点不同,感知和处理信息的角度也不同  5 4 3 2 1 教学流程 2.2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瑞格鲁斯认为, “教学设计”这个术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将它看作过程,一种是将它看作结果。将教学设计看成是过程的人,重点放在探讨如何指导教师制定计划,如何一步一步地达到目标;将教学设计看成是结果的人,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最后要形成的产品或者要实现的任务。 2.2.1 设计模式 模式,其实质就是简化了的形式,它代表一个流程、一个策略或一个概念。设计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一个问题、一种情景、一个过程或一种策略。它为人们在讨论问题时提供一个基础,便于共同理解和共同认识。 设计模式受设计思维的影响和制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将设计思维分为三种类型:程序性设计思维、典范性设计思维和叙述性设计思维。 程序性设计思维基本上是一种理性思维,也是系统化思维。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对现实感到不满或不便就是问题,问题不仅可以定义,也可以分解与组合。从系统观角度可将问题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把大问题逐步化解为小问题,然后各个击破这些小问题,再将答案组合起来,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程序性设计思维模式来从事设计活动时,被称为程序设计方法或设计模式。 典范性设计思维是一种历史思维,倾向于将自己传统上的杰出作品当作典范来继承。它包括典范的寻找、典范的模仿与突破。如先对范例作品进行临摹、仿作、分析,然后才进行突破,在师徒制盛行的时代这种设计思维极为流行。以典范性设计思维模式来从事设计活动时,被称为典范设计方法或设计模式。 叙事性设计思维是指创作的重点不在实用,而在于歌颂、表达。该思维类型是一种叙述故事思维,倾向于以说故事或主题表达的方式来思考设计创作。设计者注重选择主题、表达主题,透过说故事的方式来丰富设计作品的感染力,使得设计从“告知” 走向“劝进”,从“劝进”走向“软性说服”。 以叙事性设计思维模式来从事设计活动时,被称为程序设计方法或模式。 2.2.2 设计过程 完整的设计过程是以设计目的和内部结构及外部条件的综合协调为基础,形成一些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并经过“满意原则”的检验而完成。设计的基本程序见图2-11。 提出问题 目标定位 情报收集 现状分析 综合构思 方案选定与评价 开展设计 制造监督 导入市场 设计评估 设计前期 设计中期 设计实施 图2-11   设计的基本程序 设计的本质是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在决策之前,首先是理解问题的实质并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问题可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通常具有明确的起始条件和终极目标,具有唯一的答案或解题的算子;而结构不良的问题除了起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模糊不清之外,还可能拥有无数不同的解,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目标一致,但哪条路经最优,却要经过缜密的选择。因此,设计的过程是动态的和非确定的。 设计的初级阶段面临的困难是难以确定问题的性质,自然也不可能预先选择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系统方法通常要求设计者对问题的理解先于对问题的解决。理解问题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前后衔接的环节,最终完成对问题的描述并定义问题。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问题的解答也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 在设计的中期阶段,其任务是将“需要的”信息转化为“详细说明的”信息。设计者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对问题进行层级分解,将一个设计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划分解决问题的时段,在特定的时间段解决特定的问题,并随时关注相关问题的出现。 在实施阶段,设计者必须具有对设计行动的结果进行反思、评估的能力,根据设计过程调节理性与直觉,化解矛盾,协调对立关系,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新的探索。 2.2.3 教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