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音乐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20一589) 一、概况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也是北方与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音乐文化上—个大融合的时代。 1、自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失败以后所爆发的封建割据战争,魏、、吴三国的建立,晋的暂时统一,北方和西方边区地带一些少数民族的陆续向内地迁移,东晋的南迁,北方混战局面所引起的北方人民的大量南移,使得南北各族都在人口众多的汉族的先进经济、文化基础上不断地融合起来,也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增加了许多新的血液。小国的音乐文化在这时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后来隋、唐时代大部分的重要乐器,如曲项琵琶、五弦琵琶、方响及其他鼓类乐器等,此时都已出况后来构成著名的隋唐九部、十部乐中的重要部门的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如龟兹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疏勒乐、天竺乐、安国乐、高丽乐等,此时都已在中国内地流行,开始发生交流及融合作用。所以,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大发展时期;而与这一时期相比,则其后的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变乱频繁的时代里,宗教,特别是印度传来的佛教,大大地发展起来。各族统治者利用宗教作为麻醉人民和统治人民的工具,而苦难中的人民也想好解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易于接受宗教,第三世纪时,中国的佛教信徒和僧人,在中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佛教音乐,同时部分地吸收了一些印度的佛教音乐,初步建立了中国供教音乐的体系。从此以后,佛教音乐,也在中国总的音乐文化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寺院既需要利用民间音乐去吸引人民.又需要利用民间音乐为宗教服务,因而一方面带有保存、介绍和传授民间音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用宗教感情腐蚀民间音乐的作用。寺院宗教节期的集会,常带有群众文娱活动的性质,所以,对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音乐的发展,三分损益律本身所包含的矛盾问题逐渐显露,新的探求与实验开始活跃起来。古琴上纯律的应用,晋荀笛律中管门校正的应用以及宋何承天新律的提出,都足以说明这一时期律学上的成就。同时,这种律学上的成就是从科学和神秘主义的斗争中取得的。 音乐思想方面,在统治阶级企图控制音乐活动的同时,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论》,企图使音乐从统治阶级的控制之下摆脱出来。文艺批评家刘勰在讨论与音乐密切相关的文学艺术之时,提出了一些有关音乐的理论,其中有唯物的辩证的因素。 二、民歌与时代生活 这时期的民歌内容,有与前代相近似的和与前代显然不同的两类。前类如反映人民劳动生活及乐观主义的民歌,描写爱情[各族人民的融合] 在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之后,在北方各族的统治者间山现了混战的局面。这时候,各族的统治者拉拢汉族地主,与之共同压迫各族和汉族的人比人民的生活极端底苦。在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汉族人民和各族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了。有些代表阶级对立情绪和反对非正义的残酷战争的民歌,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中间同样产生。有的已经分辨不出为哪一民族的人民所作;有的虽然分辨得出,但它们的传播则久已超出了民族的范围。在共同的命运中,共同生活,并肩进行阶级斗争,互相爱好反映共同生活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境内,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就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形,在这时期中,比前一时期更加显著了。 【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 在北方各民族混乱期间,北方人民向南方大量迁移,提高了南方的生产力。南方在相当于现在四川、湖北至江苏的一带,商业特别繁荣。商旅生活占有比之以前更重要的地位。反映到民歌中间,就有游子和思妇惜别、思幕的情绪。这时南方民歌中,特别重要的,足湖北一带和江苏一带的民歌;前者称为《西曲》,后者称为《吴歌90若以两音相比,则湖北一带产生的《西曲》较多反映水边船上的离情,江苏一带产生的《吴歌》较多家庭儿女的风味。下面是几首《西曲》的歌词: 将南方的民歌和北方的民歌比较起来,南方的民歌比较细腻北方的民歌比较粗犷。这是和当时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 三、音乐文化多方面的发展 【《相和歌》的继续发】 在第四世纪以前,《相和歌》在北方仍继续有所发展。据记载看来,在魏、晋时代,在《相和歌》中可能已有转调的应用,也可能已把若干个歌曲连接起来唱奏,而构成了一种组曲的形式。当时有善于歌唱的人,善于伴奏的人,善于 在琵琶伴奏中间加进新腔的人,以及善于加工改编、发展旧曲的作曲家,己得到人们的公认。 《相和歌》的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曲调种类的不同,有若出入。大约魏朝在北方唱奏的时候,最多曾用到到里、笛、箎、节、琴、瑟、答、琵琶、(即现在的阮)等八种;到了晋、宋、齐各朝在南方唱奏的时候,就减少了一些。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相和歌》的演出中,乐器的演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开始还没有歌唱以前,往往先奏器乐合奏曲调由四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