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兑付不破,良性秩序不立.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刚性兑付不破,良性秩序不立.doc

PAGE  PAGE 7 刚性兑付不破,良性秩序不立   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凝聚智慧、群策群力,有步骤、有策略地拆除刚性兑付这颗“炸弹”,打赢这场金融攻坚战。   刚性兑付是我国金融领域由来已久的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而它的存在,看似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实则成为金融市场良性运行的巨大障碍和隐患。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就曾表示,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刚性兑付。有步骤、有策略地解决刚性兑付问题,对于包括泛资产管理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刚性兑付的涵义及成因   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的定义,“刚性兑付”是指当理财资金出现风险、产品可能违约或达不到预期收益时,作为发行方或渠道方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机构等为维护自身声誉,通过寻求第三方机构接盘、用自有资金先行垫款、给予投资者价值补偿等方式保证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的兑付。   现有文献大多关注于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刚性兑付问题,而从投融资链条来看,刚性兑付涉及两个层面。除了上述产品端的刚性兑付定义之外,还包括资产端的刚性兑付,即最终债务人对资金直接来源方的刚性兑付,一般是非金融类企业,不论经营状况能否产生足够现金流,均采取各种方式保证对金融机构兑付本息。   刚性兑付的形成,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我国过去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目前仍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利率长期受到行政管制。直到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各种金融工具丰富了投融资形式,证券、基金、保险和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成为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金融体系的变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众、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及监管层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共同维持着刚性兑付;至于资金最终使用方、各类非金融企业,在种种压力下,反而成为刚性兑付链条上最为被动的一方(见表一)。就这样,在参与博弈各方的利益和约束条件下,刚性兑付形成了类似“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   打破刚兑势在必行   刚性兑付在表面上保障了投资者权益、维护了机构声誉、地方政府得以化解矛盾、企业能够继续融资,看似得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种不合理秩序的存在,必然要付出代价。刚性兑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由于刚性兑付的存在,使得过剩产能无法出清,金融资源的分配没有效率,严重阻碍经济转型。投资者忽视信用风险,单纯追逐高收益;市场上充斥着承诺高收益的高风险项目,相反低风险的安全资产受到冷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效应。融资方在使用资金过程中,由于刚性兑付预期,监督缺位,极易诱发道德风险。   刚性兑付保障下的收益率成为事实上的无风险利率,而无风险利率的高企,压制了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是造成股市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增加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前面提到的僵尸企业对金融资源的挤出效应,也使得正常融资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窘境。   此外,绝大多数兑付危机的最终解决,都是直接或间接接受来自银行资金的支持。而为维持刚性兑付,风险进一步向银行体系集中,且由于牵涉诸多表外资金,这种风险表现形式更加隐蔽、复杂。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不良资产规模上升的形势下,这将置全社会财富于危险之中。   总之,刚性兑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极大扭曲了合理的金融秩序,造成市场失灵、资源错配,尤其成为威胁资产管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维持刚性兑付,无异于饮鸩止渴。   贯彻“买者自负”原则   近年来,债权类资产的刚性兑付,已经逐渐打破。特别是经济下行过程中,在产能严重过剩、债务负担沉重、盈利能力堪忧的行业里,无法如期兑付的信用事件开始由点及面地爆发。   去年年初至今,违约事件越来越多(见表二),而经济下行以来,信用利差的逐渐扩大(见表三),亦显示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关注。机构投资者日益谨慎,高风险债权资产遇冷。   债权类资产违约,标志着终结刚性兑付的破冰之旅启程。正是由于产品端刚性兑付的压力,资产端才不得不维持刚性兑付;从逻辑链条上讲,既然资产端的刚性兑付已经松动,产品端的刚性兑付就成为无源之水,理应逐渐打破。但是,由于面对着千千万万的最终投资者,其中很多是普通民众,多年来,从各级政府、监管层到金融机构,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产品端的刚性兑付,如果出现兑付困境,必然千方百计筹措资源解决危机。   然而,在信用风险开始集中暴露、资产端刚性兑付日益难以维系的客观环境下,维持产品端刚性兑付背离了金融规律,风险越来越大。投资者需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客观存在的事实,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承担任何风险的高收益是无法长期存在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