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docVIP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doc

PAGE  PAGE 4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摘要】教师胜任力是能够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区别开来的个体特征,是教师完成教学育人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动机、特质等必要条件和特质属性。本文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包括准入类胜任力、职业教育类胜任力、社会服务和合作类胜任力的三个维度的胜任力模型,力求突出高职院校,特别是文科类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特征,以期对双师型教师的准入、绩效考核、培训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 胜任力   一、概念界定   (一)胜任力   “胜任力”(Competency)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哈佛大学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教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麦克利兰教授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卓有成效者与平庸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必须能够被比较准确地衡量,包含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方面的个体特征。   罗小兰(2007)指出,教师胜任力(teacher competency)是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笔者认为,教师胜任力是能够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区别开来的个体特征,是教师完成教学育人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动机、特质等必要条件和特质属性。   (二)双师型教师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历来学者众说纷纭,并无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教育部2005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对高职院校“双师”的资格做了初步的界定。一是学校的专任教师,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将产学研结合起来;二是从行业或企业引进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权威和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是将“双师型”教师概括为三种:   一是“双证书论”,即具有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职业技术职称证书,同时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是“双能力论”,即既能够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   三是“双融合论”,即将“双证书”和“双能力”融合起来,作为判定双师资格的标准。   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解释,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本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一线岗位操作能力、行业要求的职业素养和专任教师的必备素质。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主要指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不包括从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和业务能手等人员。   (三)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人文社科类高职院校有着跟理工科高职院校截然不同的特点。理工科高职教育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明确,生产业务流程清晰,生产技术和工艺有着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其生产过程的最终结果大多是有形的实物产品,实务操作性很强,非常容易评判和考核。而人文社科类高职教育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流程相对比较模糊,其工作过程的最终结果大多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有的岗位业务操作性不明显,其结果更多依赖人的主观判断和体验。因此,人文社科类高职院校的双师资格应该跟理工科有所区别。在设定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时应注意维度和具体特征的选取,突出人文社科类高职教学的特点。   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确定   (一)文献综述   关于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国内学者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相关文献也是浩如烟海。虽然,每个学者的观点会有些差异,选取的胜任力维度和具体特征有所差别,但基本观点比较一致。   张雁(2009)根据何向荣(2005)所构建的九维度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专业知识、学习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计划能力、诚信、成就取向、主动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胜任力模型进行评价,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得胜任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张颖、蒋永忠、黄锐(2010)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提炼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23个特征要素,并利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构建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按照因子权重的排序,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五个维度分别是实践素养(20.80%)、良好心态(20.2%)教学素养(19.72%)、科研创新能力(19.7%)、职业素养(19.5%),并且界定了各胜任力要素的内涵。   刘晶、张祥兰(2013)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提取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构建了五个维度、25个特征的胜任力模型。五个维度分别是教学素养、实践素养、职业素养、个性特质、人际管理。其中教学素养和实践素养属于显性特征,即冰山模型中的知识和技能特征,比较容易改变;而职业素养、个性特质、人际管理属于隐形特征,即冰山模型中的态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